03330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一节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原则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以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为学习载体,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和培养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以下特征: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合情推理与论证推理相结合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互动的合作过程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五)理解巩固与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教学方法注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的相互作用;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工具或手段,而是对工具或手段的运用;不是某种固定的方式或动作,而是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操作行为方式,而教学方法是由许多教学方式所组成的。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操作行为方式,而是语言系统、操作系统、实物系统和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师生双方的活动系统。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看,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不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从微观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节学生的行为,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呈现教材,扩大学生因学习成就带来的满足感。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相对性。相对性表现在:没有也不可能有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能普遍适用于一切场合,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也都有一定的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灵活运用。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大体可分为五个系列、三个层次。

  五个系列:

  一是传递接受型。主要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知识,如讲解法。

  二是自学辅导型。把原来由教师讲解的部分内容,改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如阅读法、自学法、辅导法等。

  三是引导发现型。向学生提供研究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应得出的结论,如引探教学法、问题探索法、引导发现法、迁移教学法等。

  四是情境陶冶型。通过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利用人的可暗示性,调动学生大脑中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如游戏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

  五是示范模仿型。通过教师或课本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能力。如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

  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阅读法等,它们是教法体系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凭着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创造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教法。

  第二层次是综合性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几种基本教学方法的组合。比如,引

  导发现法是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的结合;自学辅导法是阅读法、练习法、讲解法、讨论法的组合。

  第三层次是创造性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阅读法、参观法、讨论法、实习法和复习法等十种。从学生获得知识的独立程度看,基本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教师要进行较多的组织,学生的活动较少,如讲解法、演示法、复习法;第二类,教师进行必要的组织,学生的活动较多,如谈话法、讨论法、参观法、练习法;第三类以学生的独立活动为主,如阅读法、实验法、实习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基本的教学方法。(一)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解释概念、说明规则,系统地、有论据地讲述新的规律性知识。

  讲解法主要用来教学新知识,有时也用来复习旧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听讲和理解能力。

  采用讲解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注意新旧联系,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 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

  4.语言要简练易懂,生动有趣。

  5.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讲解法常用于小学高年级。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谈话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教师提问,驱动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采用谈话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谈话前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或原认知结构的生长点,设计好所提的问题。

  2. 谈话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吸引全班学生积极参加,避免教师与优秀生一对一的谈话。

  3. 谈话后要小结。

  (三)练习法

  练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并且发展智力。练习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练习的目的要明确、适当。

  2. 练习要有计划地进行。

  3. 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4. 练习的分量和练习的时间要适当。

  5. 练习的要求应有弹性,做到因材施教。

  6. 在练习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7. 注意对练习的检查和指导,并严格要求。

  (四)演示法

  教师通过演示教具或实物来说明或印证所教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演示法。

  运用演示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演示要有明确的目的。

  2.课前准备好演示用具(购买或自制)。

  3.演示要与讲解相结合。

  4. 演示后要及时总结归纳,得出规律或应有的结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五)实验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掌握数学概念或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叫作实验法。

  运用实验法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步骤。

  运用实验法的注意点:

  用好实验法的关键在于课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2.课前要学生准备好实验的器材。3.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和要求。

  (六)阅读法

  阅读法的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课本获得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阅读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先读后讲。

  2. 先讲后读。

  3. 边讲边读。

  运用阅读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阅读前,要向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2. 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要通读一遍,然后精读重点部分。不理解的要做上记号,以备提问或留心听教师的讲解。

  3、教师要及时检查生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目对此作出针对性的讲解。

  五、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配合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其适用范围。选择教学方法,要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程度和水平,以及学校教学设备等因麦综合考虑。

  六、小学数学教法改革的趋势

  (一)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

  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四)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六)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预设”与“生成”、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以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关系

  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一、教学手段的意义和分类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这一定义从三方面表达了教学手段的内涵:一是教学工具、媒体或设备的使用不是盲目的,要受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制约,不同的教学任务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二是教学手段既是教师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手段;三是教学手段表现为教学工具、媒体或设备,它们都是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物质工具。

  教学手段从实物、图形、模像为主要工具的传统教学手段,发展到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包括网络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按其产生发展的先后,可分为以下三类:

  1.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教具与学具,如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它

  们在教学中使用较早,到目前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

  2.电位教学手段,主要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以电力为动力的教

  学手段。

  3.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特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并包括网络技术的

  应用。

  二、传统教学手段

  (一)教具和学具的作用

  1. 使用教具和学具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学生具有好奇、爱动的特点,新异事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形象生动的教具和学具引进课堂,学生不仅可以动眼、动耳、动脑、动口,而且可以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其些教学活动游戏化,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使用教具和操作学具应注意的问题

  1. 使用教具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看清楚教具演示的过程,同时要配合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2)正确处理使用直观教具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关系。

  (3)直观教具的大小要适当,色彩要鲜明,以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 指导学具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具使用要适时、适度。

  (2)在学具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3)在学具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有些学具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

  三、电化教学手段

  (一)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意义

  电化教学手段,是指在教育活动中运用的幻灯、投影机、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视听工具。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的意义如下:

  1.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电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2.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感官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是视觉,其次才是听觉。

  3.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直接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

  4.能够适应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二)电化教学手段的分类

  1. 视觉媒体

  2. 听觉媒体

  3. 视听觉媒体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将计算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用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态。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通过程序教学来进行,它是在美国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

  1. 练习操练型

  计算机提供一系列练习给学生解答,计算机按程序进行应答处理,判定回答是否正确,同时提供信息反馈。

  2.个别指导型

  3. 问答咨询型

  4.模拟游戏型

  5.问题求解型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

  1. 交互性

  2. 有利于因材施教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4. 有利于把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第四节 小学数学教学准备

  一、备课的意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在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周密组织,这就需要加强备课。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学习课程标准,要逐字逐句领会精神,理解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

  (二)钻研教材。

  (三)了解学生。

  (四)选择教法。

  三、制订教学计划

  备课的全过程主要有三方面工作:

555电影网

  (一)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提出全学期总的目的、要求。

  2.对学生情况作简要分析,包括上学期学习成绩,好、中、差不同程度字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习惯及作业情况等。

  3. 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确定本学期的研究课题(包括观摩课)。

  5.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

  (二)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1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2. 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3. 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包括使用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等)。

  4. 划分课时,确定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配备的例题和习题。

  5. 安排必要的复习课,使学生弄清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为后续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制订课时教学计划

  制订课时计划也称写教案,这是备课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课时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 教学内容或课题。

  2. 教学的目的要求。包括要使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哪些能

  力,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等。目的要求力求明确、具体,便于检查。

  3、教具、学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4. 拟订教学过程。这是课时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

  四、小学数学课的课型

  小学数学的主要课型,可以分为综合课和单一课两大类。

  (一)综合课

  所谓“综合课”,是指教学过程的全部或大部分阶段在一节课内基本完成的课。小学数学中的新授课一般都是综合课。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课。

  (二)单一课

  所谓“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只进行教学过程中一、二个阶段的课。

  小学数学的单一课有:练习课、复习课、测验课、评讲课和实习作业课等。

  1. 练习课

  2. 复习课

  3. 测验课

  4. 评讲课

  评讲课主要用于分析测验后的情况。

  实习作业课 实习作业课也称实践课。

  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一)新授课

  它的一般结构如下:

  1. 检查复习。

  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3. 新授。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

  4. 巩固练习。

  5. 课堂作业。

  6. 课堂小结,并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二)练习课

  练习课的结构如下:

  复习。2. 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3. 练习前的指导。

  4. 课堂练习。

  5. 作业评讲。

  6. 布置家庭作业。

  上好练习课的关键在于练习设计。

  (三)复习课

  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如下:

  1. 宣布复习的范围和要求。

  2. 复习。这是复习课的主要部分。

  3. 练习。

  4. 评讲。

  六、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数学来自生活,事实上,我们不能每个知识点都去创设情境,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要应用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所谓合作学习,即根据班内学生的成绩、兴趣、能力、性别与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友展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开展合作学习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2)营造合作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合作态度。

  (4)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5)合理评价学生。

  (三)基于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探究学习”处于核心地位。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剖析,主张学生按照科学家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学习,并首先提出了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设计的基本策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究发现,提出猜想。

  (3)检验论证,总结提高。

  2.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反思

  对“探究学习”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或者从实践层面、或者从科技情报层面进行。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素养。

  其次,由于探究学习要求较多的教学时间,而实际上可提供的教学时间有限。

  第三,不能把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仅仅理解为提出猜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