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

江南都是报讯 曹章保、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傅蓝天摄影报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当前,我省各地积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日前,本报记者走访多地,挖掘脱贫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儿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就是您的亲人!”——九江市公安局刘继红

2016年年底,九江市公安局国保支队案件侦查大队教导员刘继红放弃了城里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偏远的德安县塘山乡石源村,成为该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彼时,刘继红已经52岁了。

石源村四面环山、生态秀美,但村里发展落后,房屋破败、杂草丛生、杂物堆积。“这里的风景很秀美,但村里很贫穷,我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子。”山上的风景与村里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深深地触动着刘继红的内心。

为了一改石源村贫穷落后面貌,刘继红暗下决心,绝对不当“走读书记”。身患糖尿病的他,将药品带到村里,与村民同吃同住,走家串户了解村民难处。

在石源村谈起刘书记,袁金香老人记忆最深刻的要数刘书记帮她修建水管一事。2019年下半年,天气干旱,袁金香老人所在的19组,生活饮用水紧张,而村民多为留守老人,于是,刘继红先从山下自费购买桶装水应急,之后他每个周末从九江运来一车桶装水,一桶桶地送到17名缺水的老人家中。为此,袁金香老人深受感动,她对刘继红说,“你真是好书记、好干部,比自家的儿女还周到,怎么谢你的情啊!”老刘说:“大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儿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就是您的亲人!”

石源村山清水秀,但10组几户村民几十年没有饮用自来水。老刘立即向市公安局汇报,争取资金,修建水管。终于在2019年12月,为村民永久解决了集中供水的问题,当汩汩清泉哗哗喷涌时,村民李飞全高兴得流下了热泪,久久拉着刘书记的手说:“刘书记,你真是我们的好书记,要不是你,哪里享得到这样的甘泉啊!”

这仅是刘继红在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下乡头三个月,他就穿坏6双鞋,脚上全是水泡,又痒又痛;驻村四年,共穿坏18双鞋;一千多个日夜,风雨无阻,他安路灯、修路、修沟渠、造山塘、治水库、发展产业……因扶贫工作突出,他先后获得九江市直机关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德安县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江西省脱贫攻坚贡献奖等荣誉。

“要让贫困户从骨子里激发出活力,释放出动力。”——龙南市城管局袁洁

袁洁,龙南市城管局驻该市渡江镇岭下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袁洁深知,要想做好帮扶工作,就必须怀着亲人般的感情,与村民实实在在地交心,和他们处朋友,找准致贫原因。

袁洁刚到岭下村后,他就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深入到每户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调查,晚上回到村委还要连夜对白天走访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份档案。看到袁洁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走访,不怕脏不怕累,村民们十分感动,也就和他走得近了,有什么大小事情,也愿意和他说了。

原来,村民们创业项目短缺、致富门路不宽,村集体经济薄弱,加之贫困人口中,年老体弱者偏多,劳动力严重缺失,导致穷根多年来始终拔不掉。

扶贫,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在袁洁看来,改善村居设施,只是基础扶贫,而培育产业项目,才是脱贫关键。

“要让贫困户从骨子里激发出活力,释放出动力。”对此,他积极牵头带领岭下村合作社的发展,引进光伏电站、脐橙产业基地、蔬菜产业基地等,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他四处奔波找项目、跑资金。2017年5月新建成一个村级60KW光伏电站,年增加村级经济收入4万余元。光伏发电收益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全面推行以事定人、以量定工、以工取酬、能者多劳、绩效挂钩、差异化管理的分配机制,激发了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

积极探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致富路子,把一个村集体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省级贫困村,逐步发展为村集体年收入13万元以上,为该村顺利脱贫奠定良好的基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自袁洁驻村以来,这句话便成为他的座右铭。

“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泰和县上垅村第一书记陈章斌

“脱贫致富,离不开辛勤劳动。扶贫首先要扶志,贫困群众只要自己肯奋斗,就都能过上好日子。”前不久,泰和县南溪乡上垅村第一书记陈章斌在村里上了一堂“扶贫扶志”专题党课后,引起许多贫困户的共鸣。

“陈书记常给我们加油打气,如今信心更足了。我养了5头牛,种了10余亩甜瓜,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上垅村脱贫户曾志远笑着说。

扶起脱贫志气,挺起精神“脊梁”。近年来,该乡“民嘴讲堂”宣讲员、文艺轻骑兵、镇村干部、第一书记等纷纷走进乡镇村组、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扶贫工作,解读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讲好微故事,讲活大道理,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

此外,该乡唱响勤劳致富主旋律,选树表彰自主脱贫典型,将他们的脱贫故事制成群众爱看爱听、易于传播的短视频、微电影,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民夜校、农村“大喇叭”、远程教育等平台广泛宣传,讲好群众身边的脱贫故事,激发贫困群众摆脱困境的斗志和信心。

“扶贫扶志,是激发贫困群众动力,让贫困群众有信心、有奋斗精神,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陈章斌说。

“是扶贫工作队,让我这个身患残疾的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全家脱贫梦。”——横峰县莲荷乡黄藤村脱贫户黎慢霞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有这样一群人,虽然经历着贫穷,却不放弃拼搏;也有这样一群人,身患残疾,却不愿“等、靠、要”,他们决心稳扎稳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劳脱贫致富,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从而步入脱贫致富新时代。

横峰县莲荷乡黄藤村的黎慢霞就是这样一名有想法、能吃苦、不认输的人,她虽身患三级肢体残疾,却用行动体现出一名“90”后家庭妇女的韧劲。在扶贫工作队到来前,黎慢霞一家四口勉强能度日。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黎慢霞的家庭状况逐渐被人知晓,她家得到了工作队的帮扶。

扶贫工作队员因户施策,通过帮扶及黎慢霞自身的努力,在其家中开设“阿霞便民店”,店中除销售日用品外,还拓展了快递、电商等业务。

“是扶贫工作队,让我这个身患残疾的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全家脱贫梦。”黎慢霞说,如今,她不仅在家当上了“老板娘”,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过上了幸福生活,这对一家人来说,是过去不曾想过也不敢想的。

“作为贫困户,党和政府给过我很多帮助。如今我脱贫了,要帮助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横峰县港边乡灵西村脱贫户余振才

“作为贫困户,党和政府给过我很多帮助。如今我脱了贫,我要帮助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日前,横峰县港边乡灵西村脱贫户余振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2009年,余振才因创业失败,亏掉了多年的积蓄。此后,他的生活陷入困境。2014年,余振才一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余振才回忆起那段困顿的岁月,不禁感慨地说:“当时确实迷茫过一段时间,但我很快调整心态。我想,只要人勤劳肯干,生活总能过下去的。”

此后,余振才将村里抛荒的田地从村民手中租了下来,种植水稻和红薯,闲暇时间再接点散活。他的妻子也外出务工,年收入有3万多元。

当地政府也根据相关政策,为他家申请了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款10万元,帮助他家盖起了新房子。2016年,余振才一家成功脱贫。

顺利脱贫的余振才不忘党的恩情,积极帮助其他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余振才成为灵西村委会干部。

余振才在担任村委会干部期间,鼓励贫困户就业,多方努力为村里引进扶贫车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其他村民增收致富。

“既然他放不下,那我就来,也不用他总辛苦来回跑,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的。”——芦溪县上埠镇扶贫伉俪廖治中、刘荟子

2016年,廖治中调任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扶贫站工作。每每谈起刚调到扶贫站时的情况,廖治中就讲一个字:忙。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廖治中经常利用周末挨家挨户上门核实,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

“他总是不回来,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在加班,我自己在市里带着孩子,有时候会觉得很烦躁,经常跟他发脾气。”刘荟子苦笑着回忆到。

2018年的一天,当时仅2岁的女儿因摔跤,从嘴巴到下巴全部摔破,廖治中听闻后放下手中的事情,急忙从镇里赶到市区的医院,又匆匆返回镇里处理工作。

2018年底,芦溪县公开招聘扶贫信息员,为了能让一家人在一起,廖治中立即打电话叫妻子报名,刘荟子的想法与丈夫不谋而合。通过考试后,刘荟子成为上埠镇茶园村的扶贫信息员,夫妻俩终于战斗在了一起。

“他总说已经熟悉了扶贫站的工作,想要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我就想着,既然他放不下,那我就来,也不用他总辛苦来回跑,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的。”刘荟子说。

夫妻二人团聚在扶贫一线,相互勉励。每到周末,廖治中就骑着电动车带刘荟子到贫困户家里上户,手把手教刘荟子如何与贫困户打交道。

刘荟子来到上埠镇不久,就把女儿从城里父母那接过来了。这样的小日子对他们一家来说弥足珍贵。

相比繁华的城市生活,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寂静、淳朴。没有缤纷多彩的游乐园,也没有精致可爱的服装店,他们的生活轨迹就在镇子与村子间无限往返。

“对我来说,这是很珍贵的一个过程,我感触也很深。通过我的工作,让他们更加了解并享受到扶贫政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今,茶园村23户贫困户中有22户脱贫,刘荟子感到很自豪。

编辑: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