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新华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名篇佳作综述

  散落在教科书中的时代脚印

  ——建国后新华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名篇佳作综述

  王清颖

  建国后新华社有不少名篇佳作入选中小学教科书。本文以1950年至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教材为蓝本,按1950年至1987年“国定制”教材建设,和1988年至2010年“审定制”教材建设为时间节点,对这前后两个时期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华社作品进行了整理与回顾。

  一、前期(“国定制”教材建设时期):1950年至1987年,入选中、小学课本的新华社作品占入选总量的30%-40%,最多时可达50%。

  1950年12月,教育部和出版总署共同筹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至1987年,全国使用一个语文教学大纲和一套语文教材,形成了所谓的“一纲一本”局面,这个时期称为“国定制”教材建设时期,即国家行政部门决定教科书编写、出版、使用。前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改革开放的1978年为转折年。

  脚印一:1950年至1977年,入选课本的新华社作品以国家领袖文章居多,同时基本选编新华社播发的时文,以强调政治思想教育为主。

  1951年,人民电影先生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写的第一套供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经1952年修订而定型。在这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第一篇新华社作品《毛主席和工人》,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主任庄文中先生回忆,这篇作品是根据1950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通讯改写。

  “这套教材继承了解放区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最主要的特点是清除了旧中国语文教材中反动、腐朽、没落的教学内容,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和胜利,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庄文中先生说。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秉承“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一编辑意图,大量收录了国家领袖撰写的文章,如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白求恩》(1952年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1952年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等。

  尤其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教育大革命”的氛围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编辑出版了第三套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了毛泽东撰写的20余篇、段(文章)。

  到了1960年代,尤其是国家从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走出来后,教育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确立了“语文是基本工具”的理念。“这一时期,紧跟形势的文章少了,强调掌握语言本身和口语交际能力,开始重视文质兼美。”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初中部分负责人顾振彪先生说。因此,这一时期除了继续编选毛泽东作品及传统经典作品外,还编选了像吴运铎《制造枪榴弹》(1961年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等文质兼美的新华社作品。

  脚印二:1978年至1987年,入选课本的新华社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以“既学语文、又学做人”的标准进入语文教学。

  1978年,吕叔湘、叶圣陶先后发表文章,对语文教学的性质、教与学的关系、作文教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两篇文章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震动,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自此语文教学改革拉开了序幕。

  顾振彪先生介绍:“1977年后,强调四个现代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从那个阶段开始着重强调培养人格、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人才,从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入手。可以说是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而新华社的作品都是时代最新鲜的、最富有活力的作品,完全满足上述条件,因此最适合选入教材。

  因此这个时期,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1979年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入选课本后改名为《鞠躬尽粹》,1980年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等一批教育意义强、文质兼美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在课本中。

  “但是有的作品会因为时代不同,牵扯政治原因而进行替换,删减。有的则因为入选的是更早年代的,为了符合现在的需要进行了部分修改,修改也主要是为了更有利于教学,因为比较深的、政治意义较浓的作品,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学生对其中的东西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顾振彪先生说。

  二、后期(“审定制”教材建设时期):1988年至2010年,入选中、小学课本的新华社作品占入选总量的20%左右,并出现逐年递减的现象。但在“新课标”《新闻阅读与实践》(自读教材)中新华社作品仍占入选篇目的30%-40%。

  1988年至2010年,“审定制”教材建设时期,执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建设方案。“审定制”是由各出版单位申请立项并组织编写,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在学校选用的教科书制度。后期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脚印三:1988年至2000年,入选课本的新华社作品在继续收录传统名篇的基础上,着重收录了关乎国家大事和重要主题的新闻报道。

  1988年,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从那时起,国家教委先后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口语交际工具、凸显语文人文内涵的要求。因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材,比较自觉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温立三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课本开始减少国家领袖的文章,但还是会保留一部分经典的老作品,比如毛泽东的作品。其次入选课本的新华社作品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方面,偏重于政治类题材,反映的主要是国家重大事件、重要节点和重大主题,突出的是时代感。”

  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纪念白求恩》(1993年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93年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等一批新华社传统经典名篇继续被收录在教材中。同时,教材还收录了一些关乎国家大事和重要节点的新华社授权新闻,比如江泽民在五四青年节的讲话等。

  由于版权意识的加强,这个时期对于入选教材的新华社作品基本上不做修改,保持了作品的原貌。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朱于国介绍:“我们的第一任社长叶圣陶先生曾主张,给学生看的东西一定要让学生看得懂,因此对原作是可以进行修改的。而且我们编写教材也有豁免权,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作品先进行修改,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已经不对原作进行大的修改了,最多是对较长的篇幅进行节选。”

  脚印四:2000年至2010年,入选课本的新华社作品强调典范性和时代性,让学生对新闻报道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科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口语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及其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高中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选修课课程。

  “ 新课标 教材收录的新华社作品一般侧重于实用文体,比如新闻报道、传记等。强调文质兼美,但是新闻有它独特的属性,所以我们在选取时注重两条,即典范性和时代性。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选取富有文学表现力的新闻作品,比如新华社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朱于国介绍。

  但在中学选修和自读课程中,人民教育出版社专门编写了《新闻阅读与实践》这一教材,收录的新闻作品中新华社的作品占到总量的30%-40%左右。例如,王军、刘江《世界选择北京》;杨明、马小林《梦碎雅典》;张严平《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本文以作者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访谈整理为主。)

  【注释】

  根据笔者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主任顾振彪先生访谈得来。

  选自《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中学语文卷》(第六章)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笔者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原中学语文室主任庄文中先生访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