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向帮扶到协调发展——大连与六盘水的“山海故事”

新华社大连5月30日电题:从单向帮扶到协调发展——大连与六盘水的“山海故事”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郭翔

从黄渤海之滨到乌蒙西麓,相距3000多公里的辽宁省大连市与贵州省六盘水市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缘。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牵手25载,大连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干部将他乡作故乡,书写下比山高、比海深的感人故事。

产业互补、人员互助、技术互学……大连与六盘水正拓宽长期协作通道,基于各自优势的协作兼容性、互补性日益增强,变单向帮扶为协调发展,携手奔小康的大路越走越宽。

“只开花少结果”的樱桃树“活”了

“当初的技术不成熟,管理跟不上,樱桃质量差产量低。”六盘水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远斌一度苦恼,当地2013年栽种樱桃,“很多樱桃树只开花少结果”。

眼看群众灰心、果园撂荒,在六枝特区挂职的大连干部们想着,大连樱桃质量好,种植技术强,经过一番对接,大连派来了技术人员。“这里海拔高、温差大、雨水足,适宜种樱桃。”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张桂荣来到六枝特区,“种不好就是技术问题,枝子猛长,哪还有养分结果了。”

修剪整形、施用有机肥、授粉……2018年,大连协调3000多万元援建樱桃种植示范基地,59岁的张桂荣和老伴刘宝东手把手带着当地农民干,传授种植技巧,一干就是三年未回家,“我们要让这里农民打心眼儿里重视农业科技”。

张桂荣说,去年基地1000多棵樱桃树结果,卖了60多万元,“大伙儿看到了效益,今年产量会更高,我也在做更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试验。”

“附近区域樱桃种植面积超过1.8万亩,1230户农民受益。”张远斌说,种苗、技术都来自大连援建的示范基地。结合六盘水产业特点,大连精准投资金、送技术,援建一批群众参与度高、增收效果好的项目。去年,大连落实产业合作项目19个,同比增长46.2%,实际到位资金21.25亿元。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凌晨四五点,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灯光明亮,心内科医生冯磊正在进行当晚的第二台手术,“手术室和机器都很紧张”。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的冯磊满头大汗,刚走下手术台就大口喝着水,“有点累,吃不下东西”。

34岁的冯磊来自大连市中心医院,去年4月来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支援,“这边医院有硬件,但一些手术没医生能做。”冯磊白天接诊、随访、会诊,晚上做手术,“我最想把技术留下来”。亲自操刀的同时,冯磊指导同事进行了30多台手术。“我们逐渐可以独立操作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手术了,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档次。”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杨绍汪说,当地患者一提到“大连专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组团”帮扶,结对全覆盖。截至目前,大连派驻440名医疗专家支援六盘水,大连24家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六盘水78家医疗机构,两地8家医疗机构建立临床、病理、影像等远程会诊、诊断及远程教育平台,让六盘水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连“专家号”。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大连先后接收96名六盘水医疗人员进修培训、跟班学习,实行导师制培养,为六盘水储备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去年7月,大连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院长郎庆华带领13人医疗队驰援大连。“贡献绵薄之力是大连与六盘水山海相隔却又山海相连的山海‘盟誓’。”郎庆华说。

从“去六盘水”到“来大连”

“大连工厂投产3条生产线,以玄武岩为原料的凉亭、护栏等景区产品在东北地区销售。”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李红说,因看好东北市场,该公司去年8月进军大连,“我们刚与大连一风景区签了100多万元订单”。

六盘水玄武岩资源丰富。为加快当地玄武岩新材料全产业链产品研发,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大连协调推动大连理工大学与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玄武岩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强化产学研合作。

六盘水玄武岩新材料项目落户大连,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反向飞地经济”新模式,更是双方基于各自优势的协作兼容性、互补性日益增强的缩影。“我们即将在大连旅顺口区建设新的生产基地,企业将利用两地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贵州水城力威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天喜2018年从大连到六盘水“二次创业”,从1个工厂到3个工厂,带动300多个家庭增收致富。

5年来,大连对六盘水市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4.62亿元。大连7个区市县、20个市直部门、30个街道和社区、121个企业和社会组织、218所学校、24家医疗机构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用精工细笔描绘温暖人心的山海“画卷”。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