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的受调查患者曾遭遇误诊,福建专家治疗淋巴瘤有高招丨大医生开讲
《大医生开讲》直播
直播时间:5月20日晚19:00-20:30(本周五)
直播主题:“百变肿瘤”淋巴瘤
直播礼品:见文末
淋巴瘤,症状多而杂,
全身都能长,分型特别多。
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确诊的难度:
一项调查显示,
该病误诊经历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3%,
51%的淋巴瘤患者经过多家医院才得以确诊。
患者从初次诊断到最终确定所患亚型,
平均耗费时长为2.5个月。
难道一旦惹上淋巴瘤,就没希望了?
实际上, 有的淋巴瘤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有的则不需要常规介入治疗。
两次进ICU,多学科会诊救回一命
一年多前,53岁的何女士(化名)因四肢浮肿就诊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好转。过了半年,又因全身浮肿,颈部肿物,伴咳嗽、气促就诊入医院ICU,经利尿、抗感染治疗,并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提示为淋巴瘤。
何女士转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淋巴瘤亚专科治疗,最终确诊为弥漫性大B淋巴瘤。但入院时,病人情况一度恶化,肺部细菌真菌双重感染,一度出现感染性休克,还涉及颅脑损伤,再次转入ICU。淋巴瘤亚专科主任沈建箴教授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请重症医学科、病理科、影像科参与讨论,最终给予针对性治疗,病人转危为安。目前,何女士的病情已得到控制,正在积极治疗中。
福建协和医院淋巴瘤亚专科主任医师刘庭波介绍,弥漫性大B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当中一个常见的类型,占所有B细胞淋巴瘤的53.92%左右,也是淋巴瘤各个分类当中最大的一个亚群,在我国比较常见。感染是淋巴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对重症感染的管理尤为重要。
而实际上,由于无法确诊,或分型不明确,再加上治疗手段单一,像何女士这样的病人往往辗转于多家医院,耽误了治疗时机。
福建协和医院淋巴瘤亚专科主任医师沈建箴说,对付 淋巴瘤不能只靠血液科“单打独斗” ,它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2019年4月,福建协和医院血液科成立淋巴瘤亚专科,是我省首个设立该亚专科的医院。年均收治淋巴瘤患者超过1500例次。科室联合多学科专业团队, 病人从初次就诊到确定病例分型,平均时间为2周~1个月。
“惰性”淋巴瘤,早期可以等待观察或采用中医药治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瘤都需要马上开始进行放化疗。
此前,福州一位4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MALT淋巴瘤,患者非常紧张。经血液科和脾胃病科联合会诊,打消了他的顾虑。
血液科付海英主任告诉他:这一类型的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下称HP)关系密切,因为处于早期,患者无需化疗,只要通过根除HP感染,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结合脾胃病科的对证中药调理,患者的症状很快得到明显改善。后期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付海英解释:“ 淋巴瘤有130多种类型,恶性程度差别大,有的需要积极治疗,有的则可以等待观察。”
王先生的这种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根据国际国内淋巴瘤诊疗指南,均建议这一类早期局部病灶的惰性淋巴瘤病人,可以等待观察,以避免过度放化疗给患者带来的机体损伤。
淋巴瘤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为什么有些淋巴瘤不用治疗,
有些淋巴瘤,即使治疗了,
后期发展依然很快?
本期《大医生开讲》
将为大家带来科普直播!
直播专家
沈建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淋巴瘤亚专科主任医师
中国淋巴瘤全程化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福建省淋巴瘤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海医会淋巴瘤分会会长
刘庭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淋巴瘤亚专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病专委会学组委员
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康复分会会长及淋巴瘤分会常委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淋巴瘤预防委员会常委
付海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中西医整合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血液分会委员
▼扫描图片二维码立即预约看直播
本次直播,我们还准备了
10份普惠保险八闽保,送给大家
还有防疫香囊、助眠药枕、调理灸等多种礼品
防疫香囊
共10组(一组5个)
助眠药枕
共5个
调理灸
共5组(一组3个)
中药膳食配方
群内分享
直播中参与互动
即可有机会获得以上礼品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淋巴瘤交流群
5月20晚7点,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
支持单位: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