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广东高考题《河的第三条岸》,走出家庭困境需要“第3选择”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科目的现代文阅读题引用了小说《河的第三条岸》。这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许多知名作家如余华、苏童、阎连科都对它表示过钟爱之情。从苏童描写父子两代人命运的小说《河流》中,我们甚至能读出《河的第三条岸》的影子。

  《河的第三条岸》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作者是巴西作家、文学院院士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如很多南美作家擅用的手法一样,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为基调,讲述了一个父母失和家庭父亲乘小舟进入河流生活的荒诞故事。关于小说的解读向来有多种角度,但无论哪种角度始终绕不开故事的悲剧性。“第三条岸”就像两股力量夹逼下催生的无奈,表达着家庭中的孤立和拒绝。

  一、父母的悲剧:性格导致夫妻隔阂,沉默对抗使家庭走向破裂

  《河的第三条岸》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视角,讲述“我”的父亲某天突然离开家,乘小船进入河里生活。很多年中,“我”偷偷给父亲送补给。家人纷纷离开故乡,最后只剩下“我”。渐渐老去的“我”,终于下定决心替代父亲继续漂流,但当父亲准备上岸,“我”却吓得逃走了。

  小说蕴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以父亲出走为起点,以“我”的背弃逃跑为终点,终笼罩着整个家庭。认识这种悲剧性需要追本溯源,从情节中挖掘父母亲行为特征、性格特点,找出双方矛盾点和契合点。

  (1)父亲的孤独与软弱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据我认识的几个可以信赖的人说,他从小就这样。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从小说开篇对家庭背景的介绍,可以看出在“我”的家里,家庭权力结构失衡,母亲处于掌控地位,而父亲似乎是隐忍的状态。

  父亲“坦白”却“沉默”,令人猜想他是否因为表达受阻或者很少得到回应,导致不愿吐露心迹呢?这个推断在家庭关系结构中得到了证实。多年后,母亲、姐姐、哥哥相继离开故乡, “我”留了下来守护父亲。年长的哥姐情感上追随母亲,在父母对抗关系中站到了父亲的对立面。虽然有“我”倾向父亲,但作为幼子,我显然不能读懂父亲,也很难成为一个成年男人的倾诉对象。

  除了孤独,父亲性格软弱也是家庭悲剧的成因之一。父亲出走多年,始终只在离家不远的水域生活。出走本身是一种背叛,偏又不肯远离,与家庭保持若近若远的距离,这充分反映了父亲内心的犹豫彷徨、徘徊不定。在不回家和“不离”家之间,是父亲的对家庭的恐惧和眷恋两股内心力量在搏斗。他是家庭的流亡者,孤独促成了他的出走,软弱又令他无法回归。

  (2)母亲的强硬与温情

  父母是家庭的两极,母亲在行为表现上与父亲形成鲜明对照。母亲经营家庭、教育子女、与外部社会打交道、处理女儿的婚嫁事务。她坚强、有活力,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母亲不是完美妻子,她管理家庭的主要方式,可以称为“强力镇压”。除了责骂子女,对父亲的态度也表现出强硬。父亲将要离家出走,母亲第一反应不是挽留,反而说“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父亲漂泊在河中,她两次试图唤回,一次请牧师以神的名义威胁,一次让士兵恐吓。从母亲的行为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维护家庭完整的努力,可惜采用的方法总是激烈的、压力式的。

  “叫来她的兄弟,帮助做农活和买卖,还请来学校的教师给我们上课。”

  虽然难于相处,但母亲却努力负担起家庭。就算缺少父亲,她依然使子女“吃到精美可口的东西”、“睡在温暖舒适的床上”。即使生活在河中的父亲也全靠母亲养活,“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母亲支持了“我”救助父亲的行动。在母亲身上,强硬与温情并存,强硬是她应对外界的方式,对待家人的温情呵护才是她的内心本质。

  (3)缺乏正确沟通方式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父亲和母亲性格相反,这种情况在有些家庭发展出对抗,有些则成为良性互补,差异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沟通。小说为读者追寻这一根源性问题埋下了伏笔。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订购了一条船。他对船要求很严格:小船要用含羞草木特制,牢固得可在水上漂二三十年。”

  上面这段话有三个信息点:订船、用料讲究、耐久。很明显,信息只能由订船的父亲传递给家人。父亲要离家出走,又把出走工具、要走多久及其他细节一一告诉家人,这说明他内心有所期待,他在等着母亲挽留。这样婉转纠结的表达,符合父亲的性格特征。

  面对父亲如此明显的暗示,母亲的表现是“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突然间是想去做渔夫或猎人吗?”母亲完全懂得父亲,她只是习惯了强硬对抗,不愿直面父亲决绝的反抗姿态。

  父亲临出门时什么也没说,母亲也不再提“渔夫”、“猎人”,而是说“永远别回来”。这在母亲而言,已经是苦苦挽留,可对父亲来说,更勾起了痛苦的记忆。

  在家庭命运抉择面前,父亲用谜语般的方式提示危机到来,母亲出于自尊心也拒绝了沟通,两人没有一次敞开心扉的坦诚交流,反而以情绪对抗情绪。由此也可以想见,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细碎却可能影响家庭温馨感、归属感的事件,更在父母交流范围之外,因此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才是家庭走向破碎的根本原因。

  二、“我”的悲剧:不完整家庭导致“我”的一生迷失在父亲出走中

  小说中善良的“我”沦为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我”因父亲出走带来的冲击而彷徨,人生停滞不前。“我”仰慕父亲,渴望成为父亲,但在长期与父亲隔阂中,又无法真正了解父亲,最终导致没有发展出具有独立人格自我,“我”的一生都迷失在父亲出走中。

  在母强父弱的家庭权力结构中,“我”更加亲近父亲,父亲温柔沉默的形象深深吸引了“我”。男孩子通常以父亲作为榜样,在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向不自觉地向父亲靠拢。父亲离家出走,使“我”中断了对父亲的模仿。不同于接近成年的姐姐、哥哥,年幼的“我”陷入了成长上的迷茫。于是“我”追随父亲来到河边,在那里继续观察学习。

  “我”为父亲偷偷送补给的行动,使“我”与父亲保持着一种默契,好像共同遵守着一份密约,因此“我”无法放弃父亲。“我”在对父亲的等待与思索中,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重要人生阶段,而“我”模仿的对象,却只是镜花水月,永远无法真正走近。于是,在岁月蹉跎和无意义地等待中,“我”错过了成为一个独立人的时机,也渐渐地失去了自我意识。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继续下去不可……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蓦然回首,“我”发现母亲、姐姐、哥哥都已离开,只剩“我”孑然一身,而“我”既没有成为父亲,也没有成为一个正常人,这让“我”感到惶恐。冲动之下,“我”向父亲做出最沉重的承诺。但当父亲只是多年来第一次朝“我”挥舞手臂,示意同意这个请求,“我”就已经承受不了成为那个陌生自己的可能性,立刻逃走了。

  “我”的逃跑不仅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人生信仰的背叛。“我”以为只要隔着河岸保持与水中父亲的羁绊,早晚有一天能够继承父亲的船桨,但最终却发现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我”真正想要什么,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正因如此,弥留之际“我”才会留下遗言:

  “当我死的时候,我要别人把我装在一只小船里.顺流而下,在河上迷失,沉入河底……河……”

  “我”的悲剧是父母悲剧的延伸,是错误家庭沟通方式带来的又一恶果。读完小说最后一行,不禁让人唏嘘感叹,如果父亲出走前,母亲说的不是“永远别回来”,事情发展会不会有所不同?小说现实性的隐喻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那又该如何解决呢?

  三、《河的第三条岸》困境需要用“第3选择”化解

  小说的名字《河的第三条岸》,如果以故事情节来解读,应该是指父亲的船。如果从家庭角度,则可以理解为父亲、母亲各为一条岸。家庭在沉默的父亲、持家的母亲之间摇摆,最终倒向了“第三条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美国管理学专家史蒂芬 柯维教授指出:生活中总是充满矛盾,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总是在“听我的”和“听你的”之间寻找答案。为此,柯维教授从职场、家庭、校园、社会中提取不同样本进行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应对挑战的方式,完成了他去世前的最后一本著作《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方法》。

  该书的核心思想是要在双方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创造共赢局面,里面的方法工具非常适合解决《河的第三条岸》中的家庭困境。

  开创“第3选择”需要通过四个步骤,以下我就结合《河的第三条岸》中父亲与母亲进行的那次“无声谈判”,解释如何运用“第3选择”破解难题。

  “第3选择”四步法第一步询问: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第3选择”首先是进行询问,“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这是一个主动打破坚冰的问题,是一方向另一方在提出邀请。听到这个问题,被询问一方会不自觉地降低心理防备,从而被询问方带入一次思想实验。

  以小说为例,父亲订购了船,把出走意图表现的十分明显,如果此时母亲用“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替代“猎人”、“渔夫”的对抗性问话,父亲会作何回应呢?应该至少不会保持继续沉默,会给家庭关系缓和留下契机。

  第二步界定:“更好”意味着什么?

  “第3选择”的第二步,需要双方共同探求“更好”意味着什么。这样将改变原先的思维角度,把“听你的”还是“听我的”的二元对立,转变为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共生关系,使双方站到“河岸”的同一侧。

  这条规则放在小说中,父亲可以提出对家庭的期望,更多的支配权、自由空间,更多被聆听。母亲支撑家庭也同样需要扶助和关心。

  很多时候,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往往是被表面的矛盾情绪所控制,从而失去了挖掘根本原因的意愿或能力。比如恶性竞争的商家,可能本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争执不下的两个人,最后发现表达的竟是相同观点……克服对立思维,很多时候往往只需要问一句“更好的”是什么就够了。

  第三步创造: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和创造一个可以达成界定条件的“第3选择”

  柯维说“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当双方共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双方已经找到了“更好”,相当于明确了一个共赢的努力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描绘如何达到“更好”的路径,这条路径就是“第3选择”。

  创造的过程宁肯具体也不要简略,它相当于为达成目标所做的规划。只有步骤足够清晰,结果才能保证正确。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在家庭中,可能是改掉一方接受不了的行为,也可能是平分某项家庭职责。总之,应该让“第3选择”具体化、细节化,甚至到达量化。

  第四步达成:双方约定共同实践“第3选择”

  “第3选择”还需要双方共同遵守的承诺,不能凭一时热情订立方案,过后又回到对抗的老路上。承诺最好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或有共同的见证人。

  第四步营造了一种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形式感对人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就像婚礼,不仅为了热闹,更重要的是营造脱离单身、负担起家庭责任的心理暗示。

  实践“第3选择”同样需要形式感的支持,比如双方当事人可以请中间人作见证,两家公司可以签合同作为保障,而夫妻双方可以让子女作为“第3选择”的监督人,一家人都融入到改造家庭氛围的行动中。

  四、结语

  《河的第三条岸》哲理性很强且主题较为模糊,因此可以从人生、社会、家庭、伦理等各个方面解读。这也正是罗萨的创作意图——用含混的意象表达出某种哲学观点,引导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去探求故事荒诞外表下更为普遍、恒久的意义,启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从家庭的角度解读“第三条岸”困境,分析了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之外,更加和谐顺畅的“第3选择”。这也提示我们,面对挑战和困境,应该跳出狭隘的本位主义,建立双赢目标导向思维,挖掘问题背后“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真相”,以诚恳、谨慎的态度,为困境找寻新的突破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