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名牌大学生逃离深圳教师岗,当初爱有多深,现在恨就有多痛。

  985名牌大学生开始逃离深圳教师岗,当初爱有多深,现在这恨就有多痛。这些年像什么深圳30万年薪聘中小学教师,深圳某中学入职教师,一半儿清北几乎全是博士的消息那是全网刷屏。第一时间去深圳当老师成为了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我毫不夸张的说,深圳各学校大门都快被挤爆了。然而诡异的是当时挤破头的名校毕业。那么现在却掀起了一股深圳教师岗的逃离潮,这是为什么呢?怎么曾经打成火热一片,如今却再也不想相见了呢?难道深圳的教师真的不香了吗?

  当年深圳以30万的高额年薪吸引了一大批名校毕业生。从天南海北奔赴深圳。各位想想,年薪30万,有编制,有双休带薪寒暑假。还不用像互联网大厂一样卷。这样的工作,谁不想要?然而万万没想到,深圳太渣了,曾经许下的诺言,不算数了。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双手一摊,没钱了,少发点儿吧!

  当年承诺的年收入30万,结果年底的大头儿被砍掉了。各项福利也惨遭削减,年薪骤降8到10万,堪称断崖式降薪。等不到公租房,请不到带薪假。这还不早点儿提桶跑路,还等啥呢?工资变少了,福利削减了,这辞职走人好像没毛病吧?但是一切真的就是看上去这么简单吗?

  我认为从始至终,名校毕业生就不该去教师岗。换句话说,他们现在的逃离潮是必然的。我承认北大清华毕业生的名头是真的很香,可他们未必适合当老师。因为学的好不代表教的好。不然那么多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生那是吃干饭的吗?当好老师仅仅是靠一张教资那么简单吗?很显然,并不是。

  那咱们再回到前面,这个名校毕业生最在乎最关心的因素,有多少人知道?即使是20多万的年薪,也已经是全国中小学教师的顶峰了。所以说,其实深圳用高薪吸引名校毕业生,一开始就错了。而且是错得很离谱。那种名校毕业生,他过来是真心想当老师,培养下一代吗?不是!很多人就是直接奔着钱来的,那些人能奔着钱而来,今天就能因为钱而走。当朝钱看成为名校毕业生就业准则,当学历成为衡量教师水平标准的时候。教育这个本该勤勤恳恳做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领域就都变味儿了。

  05年,清北毕业生纷纷加入宝洁、联合利华,然后外企发展就见顶了。08年,清北毕业生挤破头去银行、移动等国企。然后国资委就限薪了。15年,清北毕业生纷纷涌入互联网,然后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19年,清北毕业生组团去深圳当教师。然后深圳教师就大减薪了。20年,清北毕业生纷纷考公考编,考街道办。然后地方卖地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大家看出来什么规律没有呢?名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金融化,总是喜欢搞快钱,搞热钱。他们本来是我国最有希望的一群人。如今却像一群薪水鲨鱼一样,依靠自己最高选择优先权肆意地在各行业收割和普通的鱼群抢食。却又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但是我纳闷的是,社会风向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