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十六讲 事帝祀先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

  敬其所尊,爱其所亲。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

  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我们来看第一句。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这里面有个春秋,我们说春秋,以春带夏,以秋连冬,连起来就是春夏秋冬,就是指一年四季,就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裳衣:裳,裤子。衣,上衣。裳衣,简单理解成衣服就可以。

  荐:进献,献上。

  时食:古代祭祀祖先,所敬献的时令鲜食。

  连起来,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就是说,在一年四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的庙宇,陈列好祭祀器具,摆设好先王遗留下来的衣服,进献上祭祀的时令鲜食。

  就是讲了古代祭祀的流程和具体内容。

  下面就详细说明,来参加祭祀的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序的具体的规则。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宗庙祭祀的礼仪,就是要排列好长幼亲疏的次序。

  昭穆:古时候牌位的摆放次序。具体的,左为昭,右为穆。始祖庙的牌位居中,左方依次是二世、四世、六世,称为昭,右方依次是三世、五世、七世,称为穆。这在里昭穆就是长幼,就是辈分的意思。

  通俗来讲,它讲的,就是我说的辈分的排序规则。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按官职爵位排列次序,是为了区别贵贱。

  在天子下面,官爵的划分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周公旦是公,齐侯是侯,郑伯是伯。按照功绩不同,他的等级不同。

  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名分的排序规则。

  讲到这里,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上一讲我们不是讲了周朝的社会阶层,大概分为六个,分别是: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庶人。那么和这里的这个公-侯-伯-子-男,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其实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我们前面讲的周朝的社会阶层,是一个纵向的社会内部的分级。而这里的公侯伯子男,它则是对于不同的诸侯国来说的,它是这些诸侯国的国君被天子封的爵位。

  当然有人认为有内爵和外爵之说,认为这里的公侯伯子男是外爵,而卿大夫士是内爵,也可以说的通,在这里我们就不展开了。

  序事,所以辨贤也;

  按功业事迹排列次序,是为了分辨人的贤能的程度。

  有人对国家社会或家族,做过有特别贡献的事,就会安排在安排在靠前的位置,这是对于贤德行为重视的表现。

  

  说完排序,接下来说祭祀最后宴席的规矩。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旅:向同席众人敬酒一周。

  酬:客人给主人祝酒后,主人再次给客人敬酒。

  下为上:排在下位次的向上位者敬酒。

  逮:惠及,恩及。

  连起来,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就是说,晚辈先向长辈举杯敬酒,是为了让祖先的恩惠延及到晚辈。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宴席的敬酒的环节,其实就是给了晚辈一个表现的机会,一个沾祖先光的机会。

  燕毛,所以序齿也。

  燕毛:燕,通宴,宴会。毛,毛发,头发。燕毛,以毛发的颜色区别老少长幼,从而排定宴会的坐次位置。

  序齿:齿,年龄。序齿,根据年龄排序。

  

  连起来,燕毛,所以序齿也,就是说,宴饮时按年龄大小来决定座次,这样就能秩序井然。

  就是说,要使后人能够明白尊老爱幼的常识和美德。

  到这里,这个祭礼的流程叙述完了,总体讲了不同等级和亲疏的一种行为规范。而这些,放到现在,这所有的礼,有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你想打通关系,你想增进人脉,这些,你都不得不知道。比如,让老人坐着,年轻人站着,大家都觉得舒服。如果年轻人没在意坐着,老人站在旁边,大家就觉得那里不对,这就是无礼了。

  接下来对于祭祀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

  排在合适的位置,行先王传下的祭礼,演奏先王时代的音乐。

  要表现出:

  敬其所尊,爱其所亲。

  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祖先,亲爱先王所亲爱的子孙臣民。

  对先祖最大的尊敬,就是说敬重他所敬重的,爱护他所爱护的。

  总之,你要: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像他还活着一样,侍奉不存在的祖先就像他还存在一样,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就是说,能做到这些,就非常得体,就非常孝了。

  中国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视祭礼呢?祭礼是一种对后人和晚辈的示范,更是一种道德和伦常的教育。那么这个逝去的人,这个死了的人,他们还存在吗?孔子认为,其实这不重要,但是你在祭祀的时候,你就当他还在,你就当他还活着。强调的是我们祭祀的时候,要保持纯净虔诚的心理。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举行郊社祭祀的礼节,是用来侍奉皇天后土的。就是说祭祀天地,要去郊外。郊外祭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所以,北京的南边是天坛,北边是地坛。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举行宗庙祭祀的礼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的。

  就是说祭祀祖宗,要去宗庙里祭祀。

  最后孔子对于郊社和宗庙之礼,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禘尝:禘:夏天祭祖,尝:秋天祭祖。禘尝,泛指祭祀祖先的礼仪。

  连起来,就是说,明白了祭祀天地的礼节,明白了祭祀祖宗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治理天下就非常容易了,因为治理的方法就像自己手掌的纹路一样,你一看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了。

  

  孔子把礼仪的位置放的非常高,并且认为礼仪做好了,治国就不难了。儒家对于礼仪的重视,确实如此。所以,传统的十三经里,有三部和礼相关,周礼,仪礼,礼记。而事实上,中庸就礼记中的一篇。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是极为重视和看重的。

  本讲的最后,孔子提到了治国,那么对于治国安邦,孔子又有怎样的见解和主张呢?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四书之中庸讲解,下一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