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教育”的特殊意义 成都第五十二中学校长程鹏强:用教育的方式预防和矫治未成年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周丽梅 摄影 邓景轩 实习生徐佳慧 刘俊

  “你不好好读书,就送你到52中!”过去,成都的家长喜欢用五十二中来恫吓娃娃,因为这是成都市唯一一所招收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学校。这里的学生是同龄人中的“小霸王”,学校不敢管、家长管不住,时间久了被边缘孤立,成了义务教育学校里一个特殊的群体。

  成都第五十二中学是一所专门针对该类特殊群体学生,实施教育矫治、帮助他们回归普校、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特殊学校。这种教育类型过去称作“工读教育”,现在叫“专门教育”。从强调惩戒的管控教育到情感沟通的人文管理,再到激发自主的针对性矫正,从事了34年“专门教育”工作的五十二中校长程鹏强,为我们揭开了这个领域更多不为人知的一幕。

  

  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校长 程鹏强

  “工读教育”:一种特殊教育类型

  从强制入学到自愿就读

  1987年,程鹏强从成都师范学校毕业了。恰巧成都市工读学校(成都第五十二中学)来成都师范学校挑选教师,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还有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集中,让许多人刚毕业的师范学生不愿挑选工读学校。程鹏强说“我读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很爱捣乱的学生,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只有我可以和他相处,我们还是朋友呢。”能与问题学生友好相处,让他自愿选择了到成都市工读学校任教。自愿的选择、包容、理解的教育心态,让程鹏强很快在工作中干出了成绩,脱颖而出,也为他日后“主政”五十二中创办一所全国一流的优质工读教育学校埋下了伏线。

  1998年之前,成都第五十二中学还叫成都市工读学校,是国家为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开设的特殊教育。被送到工读学校的学生,都有不良行为或者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矫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是工读学校的最主要的职能。自上世纪55年起,国内各地先后举办了工读学校,到1966年左右,全国工读学校数量近200所,工读教育迎来发展高峰。

  五十二中如何履行招生程序?程鹏强介绍,随着工读教育(专门教育)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修订,专门学校的招生入学程序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80年代初期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台之前,学校提出申请,由派出所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决定,实行强制入学。《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台,规定“在少年的家长(或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由少年的家长(或监护人)、或原学校提出申请,且须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入学,学校招收入学实行“三自愿”即入校需本人、家长、原来学校同意方可入读。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实施后,由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入学。

  程鹏强强调“专门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有别于特殊教育、有别于司法监所,用教育矫治手段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殊类型教育。”由于对专门学校的不了解,不少人把五十二中与少管所划等号,那种高高的围墙,铁丝网、灰色的校园就是工读学校的形象,在那里就读的学生也被贴上了混混、街娃的标签。“许多家长不愿把孩子送过来,担心孩子被物以类聚,非但达不到矫治的目的,反而更加沦落,彻底边缘化。”程鹏强说。

  

  

  从管控到沟通 由沟通到自主

  工读教育也能走优质教育发展之路

  程鹏强认为强制管控、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加剧学生的逆反,让五十二中的形象更差。作为班主任,每接收一个学生,他都会先找各种机会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诉求,渐渐地,程鹏强从这些“问题少年”身上总结出不少特点,譬如:讲义气、重情感。“他们普遍好吃懒做,捣乱叛逆,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讲所谓的‘江湖道义’,只要他认可你、信任你,就愿意听你的话。”因此,程鹏强提出良好的关系就是最有利的教育,提倡和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地位的差距,双方平等相处,一起学习,共同完成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法治的进步,工读教育的教育对象、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也在逐渐发生改变。2001年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率先提出并实践“创办工读优质教育”这个教育理念,刚提出不久便引来其他学校的质疑:“工读教育也能够成为优质教育?”

  程鹏强不为质疑所动,他坚信只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普通学校靠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成为名校,我们以教育的手段挽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重新找到自我价值,回归主流社会,也能成为工读名校。”

  2006年,修订后的《未成年保护法》正式颁布,“工读教育”这个称谓正式被“专门教育”替换。《未成年保护法》指出:“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同时明确了“专门教育”的办学职责“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程鹏强介绍,现在专门学校的学生偷摸扒抢的几乎没有了,主要集中在由心理问题、沉迷网瘾、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导致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如何“蹲下来”设计适应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把“问题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程鹏强带领全校教职工探索总结出一套“成都专门教育”的特色办学模式。

  

  

  用特色课程拴住“熊孩子”

  “专门学校”走出重点高中学生

  让孩子转变,就得用教育的方式让“问题少年”回到正轨。“要让这些在原校呆不住的孩子能够安心坐在课堂里,一定要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程鹏强介绍,五十二中的校园文化、课程规划、教学方式等都围绕孩子生成,尽可能向普通学校看齐,改变外界对它的固有印象。

  课程方面,学校开足开齐了所有中考科目,让全部学生具备参加中考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还开设了书法、蜀绣等多门特色课程,深受学生们的青睐。

  因为学生背景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法制教育一直都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生一入学,我们就要对其进行心理测试,法制教育更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我们会定期举办模拟法庭,强化学生法律意识。”程鹏强说。

  在五十二中的书法课上,学生们并不熟练地跟着老师学习书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往往会被自己写得“歪歪斜斜”的作品逗得哈哈大笑。然而,这些被学生随手一扔的书法作品,却被学校悉心收藏起来,还精心装裱,并挂在校园中进行展示。“他们写的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通过装裱展示,学生会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内心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书法、手工等作品分布于校园各个角落,学校干脆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全权交由学生负责。“以前校园文化打造都是学校老师统一布置,学生没有深切体验,既不会珍惜,也不会有荣誉感。现在让他们自己装扮校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反而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十一条校规

  “我们学校如同一所专科医院,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采取个性化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端正思想态度。”如今谁也不会想到,曾经被贴上“少管所”标签的五十二中,现在每年有30%左右的学生可以读普高,今年中考还有两位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五十二中的蜕变甚至吸引了周围居民主动把孩子送过来,和所谓的“问题少年”一起生活、学习。

  

  缺乏专业师资

  呼吁在师范类院校设置相关专业

  目前全国专门教育学校共有100余所,四川有10所,规模体量小,社会上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是少之又少。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全国师范类学校尚未开设“专门教育”相关专业,专门学校师资存在不小的缺口,这些学校常常只能从其他专业招聘教师。

  师范类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多地还是为普通学校服务,但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学生”的真正需求。程鹏强结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告诉记者,“问题学生”自尊心更强,因为有问题而被老师、同学歧视,心里一方面想扭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又因为年龄小而无法排遣心里的阴影,体现在行动上往往较他人出格及叛逆。

  这类孩子通常集中在初中,青春期萌芽的阶段。由于初中各项考评机制的因素,老师没有过多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就使得“问题学生”被“推”出校门,若师范类学校开设“专门教育”相关专业,让教师用专业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引导问题学生,就能让他们更好地改变自我,减少未来犯罪的概率,尽早回归主流社会。

  整合多部门力量

  强化专门教育的特殊功能

  “专门教育的关键在提前干预、前置预防。”程鹏强点出了发展的“堵点”与“痛点”,他认为,光靠专门学校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发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功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整合政府多部门的力量。”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第六届模拟法庭现场

  

  “弘扬天府文化 争做时代好少年”主题班会赛课

  

  模拟法庭

  2020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如何发挥“专门教育”作用做了讨论,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和地方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修订草案二审稿第二条修改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

  还有委员提出,专门教育作为一个新制度,应比原来的收容教养制度范围更宽,把惩戒、矫治、教养内容纳入进来,不能仅靠教育部门管理。

  程鹏强举例道,司法部门可以持续普法,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妇联应当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不规范的行为进行指导、矫治,提供合理建议……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开展前置教育,有效预防和矫治、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几率。

  程鹏强告诉记者,每个来五十二中的学生,家庭教育都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有些是缺乏关爱,有些是过于溺爱,导致了他们孤僻的性格、叛逆的行为。“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教育学生的同时教育家长,用优质专门教育帮助这些‘生病的孩子’回归正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