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分是选择北邮计算机还是天医大临床、北师大人文社科实验班?

  志愿填报是经过全面分析评估后作出的最终选择,特别是在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下,更要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论证,合理安排每一个组合,96个组合最终只是被其中一个组合录取,所以有些考生和家长或填不满或重点做好前面的几十组,后面随便填一下只为充数,其实这是对96个组合的误解,其实96个组合每一个组合都有其应有的作用。

  

  志愿填报的目的是帮助考生设计制定一条适合他们有利于考生未来发展的职业成长路线,所以志愿填报前我们必须确定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必须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做出的,知己就是先要看考生手中的本钱即分数,再就是对考生高考考场发挥情况进行分析,是正常发挥还是超常发挥或是考试失利,这三种不同情况直接决定了考生的学习、心态、态度等因素,这些要素的分析主要是看考生未来融入大学后的学习情况,一个人有一次超常发挥,不可能会有一生的超常发挥,如果该生进入大学后学习能力跟不上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些年的指导中,相关后期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让某些考生尝到了苦果,反之也是,一个高考失利的考生填报时过于保守,升入大学后就会丧失其血性,失去拼搏的动力。

  现在的社会是各种信息充斥的年代,不同家长和考生站位不同,思考的角度就会不同,有些家长过多在意专业排名,不同排名有不同的数据考量,跟实际情况出入差距很大,我们看些今年物理组组合的几组同分同专业对比。

  今年636分共有6个组合,有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类、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经济学院和数学学院培养)、南开大学的临床医学(5+3)、天津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5+3)、华中科技大学的临床医学类、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科学实验班。

  这六个组合中北邮的计算类这是北邮最具实力的王牌专业之一,这是一个双热的组合最热的专业计算机最热的城市首都北京,保研率应该是在19%-22%左右,整体升学率超过60%,就业一般去向是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厂,报考性价比很高。

  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经济学院和数学学院培养)是顺应社会发展变革而设立的,由于经济学专业更偏向理论,实用性不强,糅合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进行双学历培养,培养经济学与信息计算科学、数学领域的复合型高层次拔尖人才,同时今年是第一年招生,又地处中国金融中心上海,之前该校开设的“数理经济实验班”和数学学院的“财经数学实验班”都有长期的办学实践,广受学生欢迎和社会肯定。

  

  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科学实验班这是一个特大类招生分流淘汰的平台,涵盖了(含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金融学、金融科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法学(瀚德实验班)、法学(卓越实验班)、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励耘实验班)专业),这里面既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有就业差的专业,更有如金融科技这样的新兴专业,一年后的专业分流才是大问题,如果成绩不好被分流到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专业今天的这个分数就不值了。

  而余下的三所大学都是临床医学,从专业排名看,华中科技大学的临床医学源自医学老牌名校同济医学院,实力是最强的,天津医科大学作为唯一一所211的医科类高校,实力不俗,而南开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是近几年新建的,这实力属于比上不足不下有余,但是毕竟是985的牌子,又是5+3一体化培养,还是不错的,华中科技大学是临床医学类,包含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是普通培养,五年后面临着考研升学的压力,医学类专业本身对学历要求就很高。

  医学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地域性和传承性很强,华科与天医大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在行业内和本地区就业问题不大,而南开医学专业缺乏传承和底蕴,所以如果想当医生,还是选择这两所学校,如果是准备进一步深造走科研或准备到大学任教,南开还是要优于天医大的,所以任何一个组合的选择还是要看考生未来的走势。

  这六个组合虽然分数一样,但是走向差距很大,这里一是要考虑未来的就业区域,在高校所在区域就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校友圈子的支撑,一方面是后期技术层面的支撑,另外就是考生与学科的锲合度的问题,专业再好,你的学科素养达不到一切都是零,最后就是考生的未来职业走向,是从就业角度考虑还是从升学角度考虑,是进企业还是进体制是当公务员还是当老师,是当中小学老师还是到大学任教,还是去科研院所,这个在志愿填报时就要尽量考虑清楚,并以此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业升学就业规划,特别在人才个性化需求变化及就业形势日益恶劣的情况下,更要做好前置化规划。

  

  某个专业好与不好是具体、复杂的事情,但有些基本道理必须明白。首先,要明白专业和职业的关系,二者并非总是对应的。有些职业必须从特定专业入手,比如要当医生,就必须选择医学专业。但有些职业未必需要从特定专业入手,譬如想从事管理类职业,未必需要从管理类专业入手。因为,大学的存在价值在于教给我们在社会上不能或很难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管理的社会实践性很强,理论性相对较弱,同时,管理对情商的要求较高,这些都需要在社会上历练,所以,大学在管理方面的相对优势并不强。或许,把管理学作为辅修专业,或者工作几年后重回学校读MBA,是更优的资源组合。在大学阶段,学一些具体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好理论基础、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少受具体技能的局限,有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很多考生和家长喜欢报考一些热门专业,但不要盲目,要看看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兴趣都是重要考虑因素。考生可以分析个人情况,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看自己是否适合某一个行业或者职业,能否创造出最佳的效益。那些热门专业固然好,但也许不符合你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期望,也许你的性格能力不一定能胜任。

  另外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要考虑城市的气候、饮食、文化等因素,尤其是选择比较远的地方,可能因为不习惯,身体都无法适应,最后都追悔莫及。还有一些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很高,大学的生活开销大,以后想要在这里就业,都难以立足,如果这样的城市还是慎重考虑。

  职业规划是整个志愿填报方案的灵魂,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路口,一切选择都会影响到未来人生的走势,专业是考生走向社会的敲门砖,而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就直接决定了就业环境的好坏,而高校作为考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仅直接影响到考生人生视野和格局的形成,更影响着考生的就业圈子,所以说专业、地域、城市是志愿填报的三大要素。

  专业本身是一个中性的,并没有好坏冷热之分,一切都深深的刻下了时代特性的烙印,每年一些机构或调查公司都会发布最难、最易就业的大学专业走势,这也直接影响着每一年的报考,但据调查报告:小语种一直是近几年考生和家长关注度比较高的专业,特别在2017年之前都是许多考生热衷报考的专业,但是小语种就业的去向有哪些?又有多少家长和考生真正用心去了解了?小语种是由众多专业组成的,其中的某个专业这几年走热,并不代表整体小语种走热,而且小语种和其他专业还是不同的,其本身只是一个交流载体,所以选择小语种相关专业如果不提前做好未来就业的规划和准备,就业时出现无业可就的状况就不足为奇了,前几年法语专业是炙手可热的就业热门,而这几年同是小语种的越南语却成了最好就业的专业之一;同样,对外汉语在一段时期也是热门专业,但现在却位居就业最难专业的榜首。如此信息只会让求学者感到人才市场变化莫测,在决策时更加难以把握。

  在这些年的指导中,更多的是引导考生和家长理性地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求新求热,我一直认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和我们到饭店点餐一样,一看自己手中的本钱,二看自己的口味,而不是什么菜贵点什么。在2019年衡水中学的一位考生由于没有认真地做好规划认真地了解自己,盲目地选择了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入校一个月后学得很不顺心,坚决的退学复读,在2020年高考后才选择了自己本心向往的大学和专业。

  西班牙有谚语说: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人们常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告诫我们人一定要正确认知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志愿选择一定要由不同的考虑,高分考生可以任性一些,低分考生则要现实一些,因为顺应本心的前提是顺势,顺应个人成长的大势,上大学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活在梦想中,所以梦想要有,也要面对现实,因为生活是残酷的,他不会因为你的梦想而改变,所以志愿填报一定要以未来发展为核心,以考生兴趣及职业规划为依托做出一个理想正确的选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