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北京卷作文:生逢其时大有可为,第二种对比才是重点所在
系列原创作文指导干货会陆续与读者见面,为防失联,请关注我!
2021年高考北京议论文和大家见面了:“论生逢其时”。这个作文题目,难度超乎我的预计——太简单了。我相信我的学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个作文,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第一个是,命题规范。
从题型上看,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有一个“论”字,就是议论,对后面的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证。
这种命题作文和2017年北京高考“说纽带”,如出一辙。“论”后面的词就是关键词,就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一定要围绕这一个关键词,展开论证。
第二个是,正面导向性。
作文题起到了正面导向的作用,生逢其时,那你能怎么办?那你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你必须大干一场,要不然你对不起这个时代。所以,这篇作文的正面导向性是鲜明突出的。
第三个优点是,委婉含蓄美。
这个题目的第三个好处是,完美地坚持了北京作文委婉含蓄的特点,这个作文是一定可以和建党百年这一时代热点关联起来的,而不是在字面上硬性出现“建党百年”字样。
考生面临的第一个关卡,就是:生逢其时是什么意思。
逢,是遇到的意思。时,就是时代的意思。生逢其时,就是人生遇到了好的时代,正适合大有作为。
我说这篇作文简单,因为作文材料里面已经给出了基本的框架,那就是,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有主有次,详略分明地展开论证。考生需要在构思上花费的精力就会少了许多,从而使这篇作文的难度降低了许多。
何出此言?现在我们来回扣材料本身。
材料的前两句,人生在特定的时代,和在同一个时代里人的生活道路不同——这是一个正常的引子,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关键是下边才值得我们推敲——
下面列举了三种人生状态:第一种叫做生不逢时,第二种叫安分随时,第三种叫生逢其时。
第一种,生不逢时,显然是一种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这种人只能在抱怨中生活,想在人生当中取得一定的业绩从而对时代和社会有所贡献,那是难上加难。
第二种是安分随时,这就等于随波逐流。安分守己,随波逐流,这是对自我个性尊重不够,完全是把人作为时代的一种依附,从而使个体人的主动性和开创性,无法得到表现。
只有第三种,生逢其时,才能使人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生逢其时,紧接下来那就是大有作为。
生活不能仅仅躺平,不能躺在这个时代上享清福,而是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代一展才华,来实现个人价值,从而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才是正确的姿态。
隐姓埋名30年,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旭华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初弃医从船,这就是大有作为的一种表现。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1%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