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因论文自杀:有一种学习的痛叫“论文劫”

  近年来,在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因为论文出问题的已经不在少数。

  中传研究生黄静怡因导师不同意送审毕业论文,精神崩溃坠楼;陕西某大学生因数次论文提交无果,在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递交之后服农药;在美博士生陈慧祥因导师逼迫发表数据有误的论文而自杀;留英学生因导师把她的论文让别人发表而得了抑郁症;有的教授以论文要挟学生“潜规则”;

  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无论中外,人们期待的师生关系无不是真诚美好,符合公序良俗和职业操守的。有的人痛斥教育体制太僵化,学生竞争压力大;有的人指责导师太苛刻,有违人性道德;有的人惋惜学生太脆弱,不能正视自己面对的难题。

  每个因论文而起的案例都有自己的具体性和独特性,不能一概而论,但各种现象似乎都在说明,论文真的是学生的一道关。每个学生都在被论文碾压。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的人熬过来了,顺利通关,而极少数人因为种种原因被卡在关口,难以渡劫。

  如果抛开教育体制和导师方面的原因,单从学生方面来看,“论文劫”多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缺少研究思维

  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中国学生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擅长考试、测试,但对个人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习掌握不足。

  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只是形式上的构成,而关键在于其间体现的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比如,硕士毕业论文需要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论述,需要有一定观点;博士毕业论文需要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有见解,最好是在研究领域的前沿有所突破。

  或许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尤其是社科类论文,能降重、符合查重标准已经很不错了,哪来那么多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表达?其实不然,即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问题,人们由于立场和切入点的不同,都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使用自己的语言来阐释。

  任何人在写论文之前,都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如何把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成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要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学术积累和自身兴趣出发,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框架之内,优化论文选题,提炼创新要素,并取得导师的认同。如果某个环节走错,学生们越努力,越有可能会加深挫败感。

  期望落差压力

  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人要背负父母的期待和全家的希望。无论是马太效应还是反馈叠加效应,论文不过关,就没法顺利毕业,就必然影响自己的深造和就业,就如同链条反应,影响自己的整个人生。

  况且,无论是国内读书还是海外留学,费用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工薪阶层的孩子来说,这笔花费可能是父母倾尽努力才换来的。他们会焦虑:自己的成绩是否配得上父母的投入。而当前的学历贬值、就业难、竞争激烈、人脉关系盛行似乎更加重了学生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纠结。

  尽管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孩子们从小被教导的就是成功学。成者为王败者寇。学生们恐惧失败,一旦失败就没有别的退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自己对未来的高期望与当下面临的实际困难,便形成了剧烈的冲突。

  语言沟通障碍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留学生群体中。用不是母语的语言来进行日常交流和学习,应该问题不大。但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论文写作时,如何精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逻辑语法上合乎地道的表达方式,成为一些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如果语言掌握不精,一旦出现交流方面的错位,或者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学生沟通起来很困难。甚至有人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

  一些留学生曾说,晚上经常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自己和导师的聊天有哪些不足,有什么词不达意的地方,有哪些说法导致了不愉快,或者给导师的邮件是否措辞不当。这种沟通上的困扰和障碍有时候比学习本身的压力还大。

  当然,即便在国内,由于学生性格内向或不善表达而与导师产生隔阂的也不在少数。能够遇到儒雅宽宏修行高的导师是一种幸运,但如果没有,只能自己竭力去打动,去争取,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习惯性拖延症

  拖延并不是某个人或某类人的特性,而是这个社会的通病。我们一方面快马加鞭往前赶,另一方面因为害怕、焦虑、缺少方式方法而拖延。

  从理想的状况看,本科上在通识教育完成之后,硕士生或博士生在入学之初,应该对自己的爱好领域、研究能力侧重和毕业论文走向做一个先行评估和思考,及早做准备,多阅读,多积累,多跟导师沟通,多分析思考,多向学长求教方法。

  俗话说,未雨绸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与其被动拖延,不如主动把握先机。一旦遇到某些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有时间余地进行调整和改进,而不是在最后的截止期限到来时,论文真的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

  另外,心理疏通很重要。每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后,很多学校都会向学生提到心理热线或咨询方式,古装片但真正去咨询的学生并不多。很多学生遇到问题喜欢自己扛,有的甚至连亲近的朋友或家人也不说,很容易导致思想和行为进入死胡同。

  无论如何,与论文或成绩相比,生命是最重要的。我们在为那些早逝的生命扼腕叹息时,一定要想到,学生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帮助和指引,而不是催促或责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