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相看两不厌”@她,说说你眼中的“青山”~

  

  这里

  有一趟开往春天的地铁

  穿梭于文学和历史的隧道

  让我们沉迷其中

  甚至是难以自拔…

  

  4月19日下午,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王沛芳随笔集《青山依旧在》作品研讨会在区新闻中心召开,区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永杰,区新闻中心主任、总编皇甫海螺,章丘民盟主委刘在明,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家协会主席王兆华,区新闻中心副主任、副总编杨本超,以及我区的文学创作骨干二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对作品进行了点评,同时畅谈了关于经典阅读和写作的感受。

  

  

  与文学相伴30年

  王沛芳详细梳理了

  她与文学的“远和近”——

  我与文学结缘,是因为1988年,在宁埠十三中读初二时的一个文学爱好小组。从那开始,我学会了经常去记录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受。1990年到2000年,文学成了我坚强的精神支柱,我把能找到的书,都读了又读。实在是没书看时,就读三本汉语成语词典,并且从1993年开始写日记,一写就是十年,几乎是一天不落地写——这十年,我与文学很近。

  

  2000年到2010年,这中间的十年,我陆续参加了各种考试,败多胜少,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2009年11月中旬,我开始了长篇小说《你是我的琥珀》的写作。我以每天一万字的速度在写,连写十五天,写出了十五万字的初稿,后来又修改润色以后,一共是十八万字——这十年,我与文学很远。

  

  2010年5月,我发起成立了作文培训学校。2014年6月份,我又发起成立了小作家协会。我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给学生们言传身教。从那时候开始,又重新写日记,到现在马上快四年了。从2016年7月份,开始写《西游记》的心得。一年之后,《西游记》《水浒传》心得,各写了60篇,《三国演义》《红楼梦》各写了120篇。这样合起来,正好是360篇——这几年,我和文学很近。

  

  

  以文会友,其乐融融

  各位领导和文学大咖们

  到底说了啥

  

  李永杰:

  沛芳目前有多重身份,既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国学的传播者,生活化作文的推广者。多年的生活积累,让她爆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再加上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她向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她还利用小作家协会和作文培训这块阵地,培养了大量的写作人才。“读书、写作、立言、育人”,希望她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作品出现。

  

  

  皇甫海螺:

  有梦想才有希望。读完这本书,我们就发现沛芳在追梦的路上一直走着,并且通过读书和写作,发现了生活中的诗和远方。因为被她的这种精神感动着,我才为这本书写了书评《四大名著中的人生哲学》。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走进知识的宝库,收获历史的、文学的丰富知识。我为她高兴,更为新闻中心有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兆华:

  文学从来都是一个苦差事,每一位作者都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的作品。沛芳作为章丘作协的资深会员,多年来一直对文学不离不弃,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让我感动。一直以来,她都有几种身份,记者编辑、作家和教育工作者,她在这几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她刚出版的这本书,我认为可以视作“国学沉思录”,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

  

  

  刘在明:

  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没想到沛芳已经不声不响地出了两本书,因为我经常在各种会场上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没想到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能在每天晚上静下心来,去读书、写作,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我认为这是非常难得,非常高雅的。这些文章里,既有对生命的沉淀,还有对国学知识的弘扬和传播,可谓是包罗万象、意义非凡。

  

  

  李俊梅(右二):

  我眼中的她,既是同事、朋友,也是作家,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执著精神,这些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感染,希望她在坚守自己芳华的前提下,能在写作模式上有所突破,走上创新的道路,继续在作文教育、小作家培训的路上以文化人。

  

  

  许凤霞:

  沛芳读四大名著起初就是为了写日记寻找素材,写日记,是她作为培训孩子写作文的老师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正是这种无心插柳,才成就了柳荫遍地,正所谓渡人渡己,如是。《青山依旧在》中的每一段经典、故事、人物,或是启发智慧,或是指导实践,或是带给人哲学思辨。作者的语言,亦庄亦谐,收放自如,也是本书一大特色。

  

  

  孙廷华(右二):

  我参加过小作家协会的一些活动,看到她的确是在用心做事,把教育理念渗透到很多环节里,一切为孩子们的成长着想。通过读她的文章,我发现的确是“文如其人”,她的文章内容朴实而透着哲理,这里面有她对生活的感悟和最真切的体验。

  

  

  静如:

  “先做人后做事”,其实这两者是相通的。作为“同学”,我认为更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她刻苦、认真、诚实,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很难得。我读了书中的一些文章,感觉内涵深厚,就像在历史的长廊中穿行一般。尤其是她用联想思维串起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一定会丰富孩子们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

  

  

  野岗:

  能出版这本书,充分说明工会组织上对她写作水平的认可,我由衷地替她高兴。我参与了这本书的校对环节,对其中一些章节印象非常深刻,对她的勤奋和执著非常佩服。她也是章丘文学圈子里的多面手之一,学养深厚,贯通中西,纵横古今,各种文学掌故信手拈来。祝福她的生命历程一路繁花,文学之树常青。

  

  

  王永:

  我认为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形式并不重要。另外我想探讨一下:比如创新。我个人感觉文章的格式有些太过统一,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一点;二是引经据典,说明她的博览群书,学生们看了本书以后,可能会对文学史更加了解,但脱不了“掉书袋”的嫌疑。

  

  

  刘曰章:

  王老师就如同唐僧取经一样,集约了闲散时间,充分利用,最终使得《青山依旧在》出版发行。我读了一些之后很受感动,因为每一个篇幅都是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础上成文,每一个篇幅又都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索,并且引经据典,进一步拓宽思维、加以论述,充分展示了王老师对中国古典历史知识的驾驭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力。

  

  

  高广永:

  我们认识多年,当年都曾在相同的阵地上发表过作品,她是我们这批人中的佼佼者。2014年底,她出版了散文集《生命之痕》;2016年,我从《当仁不让的收获》这篇文章开始关注她的微信;2018年底,她又出版了这本四大名著的心得,我认为这是她厚积薄发的结果。我从中看到了博学,和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

  

  

  高云:

  我们都是宁埠十三中的校友,我为有这样的校友而高兴。我认为写作就是要用真情写感悟,用感悟写沉思。现在太多的人在追连续剧,在玩网络游戏,而她却是每天在书桌旁边安静地坐下来,把四大名著读深、读透,并且形成文字。我觉得这是不容易的。她的这种认真读书的态度感染了我,我以后也要向她好好地学习。

  

  

  雪城(左一):

  今天我是来学习的,以前我与王老师也在多次采风活动中遇见过,没想到她写了这么多四大名著的心得,这让我很吃惊。怪不得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在座的各位作者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也想以此为契机,去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书香。

  

  

  韩庆梅:

  有人说,工作着是美丽的。而我认为,与文学结缘的人,也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不仅指外表,更指心灵。我认为,这么些年来,她一直在文学的园地里孜孜以求,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写作体裁。她的执著常常让我自醒,我为她的进步而高兴,因为有这样的文朋诗友,才让我感到了文学小路上的温暖。

  

  

  杨巧丽:

  我自从来到章丘以后,就结识了众多的文朋诗友,她是其中的一个小妹妹。虽然她的年龄在我们中间不是大的,但是却起步早,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成为我们中间的一股清泉。这本书的诸多营养,不仅滋养着作家的心灵,也会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滋养更多孩子们的心灵。

  

  生活中,

  我们经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似水流年中,

  我们既体会到了《冬茶的另一种苍凉》,

  也渐渐明白了《生命中的杀青》。

  但是王沛芳说《此情何必成追忆》,

  她愿意在《遥远的烛光》中,

  一边回忆《渐行渐远的烟火》,

  一边讲讲四大名著的故事,

  以及刘备、诸葛亮、宋江、林冲、

  贾宝玉、林黛玉等等的命运……

  

  王沛芳简介

  笔名王霏,网名秋天的阳光。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区新闻中心编辑记者,民盟成员,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章丘区小作家协会主席,章丘区快乐文化培训学校发起人。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作家报》《新晨报》《武威日报》《现代教育》《山东广播影视报》《章丘报》等报刊。长篇小说《你是我的琥珀》在红袖添香网站上连载,作品多次在国内大赛中获奖,著有散文集《生命之痕》、随笔集《青山依旧在》。

  

  

  商务合作 | 83268655 83668777

  

  

  提示: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