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继芳:万物互联时代的农业情怀
03:1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论文写在大地上】
刘继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农业网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兼任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先后主持和参加40多项国家、省部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个人奖励或荣誉10余次,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60多篇,5篇科研论文获得专业学会奖励。
“作为一名普通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一直想通过努力,为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日前,在第二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创新峰会启动仪式暨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峰会上,中国农科院信息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继芳说。
有人说,农业周期长、见效慢,只适合有情怀的人来做。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刘继芳作为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领域的积极实践者与推广者,扎根农业科研工作30年,心中始终存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农业情结”。
“行遍千里,不忘初心方是赤子”
刘继芳是“60后”,出生于山东郯城乡村。
他的少年时代,正值改革开放,春风拂面,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小,目睹父老乡亲田间劳作之苦,他就立志要考上大学,改变自身的命运,更要通过知识改变乡村的面貌。
“非常幸运,赶上党的好政策,我成为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1984年,刘继芳踏上远赴兰州大学求学的旅程,“我读的是化学系,与农业关系不大,但是农业情结一直萦绕心头,还是想为农业做些工作。”他说。
大学毕业后,他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做农业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正式跨进了农业的门槛。“通过这样一个转换,为进入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91年,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
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他的研究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他大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为他日后进行农业信息化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他和团队同事一起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盐渍环境土壤修复的系列肥力指标及量化标准,负责研制出盐渍土改良有机培肥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当时国际上两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此类型系统之一。主持研制的电子施肥配方信息化系统,在山东等地区获得推广应用。承担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督导工作,提出的有关政策建议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主持的中国农科院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与服务平台系统正顺利推进,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测试评估中心,为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土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农产品生产、消费、流通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
“这些成果距离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做的还很不够,需要我们不断努力。”30年来,他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而他情系“三农”的赤子之心也更加炽烈。
“没有信息化就不能谈农业现代化”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与发展方向。”刘继芳介绍,当前他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物联网研究工作。
提及现代农业,过去普遍是指“石油农业” “化学农业” “机械化”,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产量。时代在变迁,现代农业的内涵也不断变化,高效、优质、绿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他认为,“随着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没有信息化就不能谈农业现代化。”
现代高效农业正是山东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去年,山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智慧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把加快建设智慧农业作为统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济南、青岛、潍坊3个智慧农业示范区,“这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中央精神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他说。
在他看来,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首先,在发展理念上,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向智慧农业方向努力。目前,他正在进行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慧兽药(疫苗)监管系统研发,为兽药(疫苗)安全监管提供平台,“药用在了哪一头动物身上,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全产业链、全过程的监控和追溯。我们还在做“物联牧场”、“物联菜园”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研究,希望更多地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其次,在具体工作中,要重视对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研发。他建议,要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研发平台,完善体制机制,鼓励他们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关于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他认为政府部门需要有长远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分阶段实施,选择比较成熟的技术进行区域性试点示范,让更多的人来观摩学习,进一步开展好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大大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要结合国家战略做更有意义的研究”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尤其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在农业物联网领域SCI论文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但是,具体到产业发展方面,我国仍存在明显短板。
刘继芳分析认为,首先从技术源头上看,我国物联网核心芯片、传感器原始研发能力不足,基础模型算法创新能力不强,智能农机装备起步晚、数量少;二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主要核心技术掌握在科研机构和少数企业手中,迫切需要加强对基层生产者的培训推广;三是技术成本和应用模式有欠缺,设备成本偏高,影响应用积极性,此外要针对畜牧、水产养殖、大田作物、设施农业设计不同的应用推广模式,让生产者更容易操作,这也是下一步工作重点方向。
他建议,要从体制机制上构建“产-学-研”系统工程,鼓励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产业一线,根据产业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即科学研究要“面向现代农业主战场”“要把‘产’放到第一位,倒逼科研机构和大学规划设计课题和课程,让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此外,研究机构和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宏观战略研究,比如乡村振兴战略,要针对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的振兴模式,探索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这都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山东遴选高端智库人才的意义。”他说。
“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一定要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立志做对国家和相关产业发展有用的人。”他认为,青年人才思维活跃,需要提供多种发展模式,通过软硬环境建设提供支持,激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创新工作,引导他们多出成果。
展望未来,刘继芳认为,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智慧农业发展前景日益广阔,“以后,智能化的农业设备会取代人工,让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