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校友会访问茅台博物馆,品酱香、庆新年,畅谈科研未来

  2023新年伊始,茅台博物馆迎来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十几位专家教授,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世界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校友会理事会的成员。

  

  “瓦大”校友会一行不仅参观了茅台博物馆,了解了茅台历史文化及产品,还学习了专业的鉴酒、品酒知识。最后,在热闹的年会晚宴上,校友们举起酒杯,品酱香、庆新年,共忆母校,畅谈科研未来。

  认识“瓦大”与韩教授

  百年来,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及自然资源领域相关的高等教育及科技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名誉和声望,并蝉联数年成为荷兰最受欢迎的大学。

  2000年起,瓦赫宁根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在中国培养国际型农业人才,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的农业及食品行业提供着高端的科研和管理人才。

  

  (图片来自网络)

  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茅台文化研究会顾问韩北忠,早在1979年就开始从事传统发酵的学习与研究,有出色的专业理论和创新能力,是白酒文化国际化的推动者、确立者之一。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规定,从2021年1月1日起,白酒的英文商品名称正式统一为:Chinese Baijiu。而早在2016年2月,Baijiu一词就由韩北忠教授在Journal of Ethnic Foods期刊上提出,并首次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全面介绍了中国的白酒文化。

  

  2022年9月28日,韩北忠教授研究团队在食品领域顶级期刊《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综述》又发表了题为“综合多组学方法了解混合发酵剂——酒曲中微生物的组装”的封面综述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传统发酵剂——酒曲(Jiuqu),进行国际化宣传,并为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拓展国际化竞争空间。

  “瓦大”校友参观博物馆

  作为“瓦大”中国校友会主席,韩北忠教授经常组织校友们进行跨界互访,深入实地去了解中国农业及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学习各个企业生产、管理实践经验,以及文化机构市场运营、媒体宣传经验等。

  这次韩北忠教授作为北京茅台文化研究会教授工作站站长,组织邀请“瓦大”校友们来到茅台博物馆,不仅是一场情深谊浓的聚会,也是一次温暖人心的文化交流。

  

  “瓦大”校友在文化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了茅台博物馆,体验了馆内的大部分互动设备,感受到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乐趣。

  “瓦大”校友参观展馆过程中,对“酱瓶”茅台酒及“红茅”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展柜前驻足、讨论良久。

  

  文化讲解员介绍道,20世纪80年代“酱瓶”茅台酒最初并不对外发售,主要是用于高端招待或赠送外宾,现在许多品酒师认为,“酱瓶”茅台酒使用窖藏多年的基酒比例要比普通茅台酒高。因为身份特别、酒质卓越,“酱瓶”茅台酒已经成了品藏家心仪的宝物。

  

  贵州茅台酒(红茅)【注册商标为“九庆”】最初是研究会会员品鉴用的年份陈酿,包装已多次迭代。全新设计使用了蟠龙纹、金绶带等传统文化元素,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和非凡的力量。“红茅”现在已经成了很多国际文化论坛、高端经济峰会的指定品鉴用酒。

  

  “瓦大”校友交流会

  参观结束后,荷兰王国驻华使馆农业参赞卡雷尔(Karel van Bommel)、中科院院士杨维才、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亚洲及太平洋种子协会APSA主席黄瑞清等专家学者,与北京茅台文化研究会、及专业茅台老酒鉴定体系『见甄』负责人等,一同围绕中国酱香型白酒的特点、茅台老酒的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见甄』负责人还详细介绍了『见甄』的源起、战略和发展愿景。『见甄』是在茅台文化研究会依托互联网以及行业领先技术,打造的集鉴别、溯源等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茅台老酒鉴定体系,包含多款“鉴定工具”。

  

  2021年,『见甄』通过与阿里达摩院、亚马逊云科技、蜂鸟科技等技术伙伴合作,正式发布一款革新式的智能硬件——见甄AI鉴酒盒子,其操作简单,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能鉴定出一瓶茅台酒的真伪。如今见甄AI鉴酒盒子已进驻全国各地的茅友公社线下门店应用,为茅友提供更专业、可信赖的智能鉴酒服务。

  韩北忠教授表示,见甄AI鉴酒盒子对推动酒行业科研创新工作、促进老酒鉴定行业规范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最后,在“瓦大”校友会年会晚宴上,嘉宾们不断为新年干杯,为相聚干杯。席间,嘉宾们还围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科研领域专家们关心的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茅台博物馆是研究会宣传茅台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陆续承办了多场涉外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承办“诗酒趁年华”中外文化论坛,2021年主办中非文化合作交流会,中肯投资与贸易对接交流会,2022年协办“加中”建交48周年暨加中艺术文化经贸联谊会,等等。

  本次“瓦大”校友会年会的成功举办,为研究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助力各界开展国际对话积累了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