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和结构2方面,对中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有何特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人口和劳动就业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基数大,国民整体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矛盾一直存在。主要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01就业规模出现下降

  截至2019年末,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共81104万,就业人数达77471万,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达44247万。

  在2009-2019年期间,中国就业规模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中国就业人口从75828万人增加到77471万人,共增长1643万人,年均增长164.3万人,年平均增长0.21%,比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11.01%)低10.8个百分点。

  

  然而,就业增长速度总体上却呈现出下降趋势,甚至在2018年出现就业规模下降的情况,这是自1962年以来,也即56年内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自2012年开始,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持续下降。

  截至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比2012年减少4087万人。由于人口的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也表现出了1982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今已经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也会给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压力。

  

  因此,从总量上看,中国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开始有所减少,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到2020年后减幅会进一步加快。然而应该认识到的是,这种数量上的减少其实是劳动力供给在高数量水平上的放缓。

  同时,因为接受教育需要一定的年限,所以适龄劳动力开始就业的时间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适龄劳动力数量约有9亿人。

  

  近些年来,准备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庞大,每年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也有很多。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劳动人员也开始转移到城镇就业。因而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仍有很多。

  02就业结构优化但仍失衡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结构演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就业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产业就业结构的优化持续推进,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持续升高。

  

  然而,就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并没有彻底改变就业结构仍然失衡这一现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推动着就业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先增加,2012年后呈递减趋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则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逐年递减,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从38.1%下降到2019年的25.1%,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从27.8%增加至30.3%后减至2019年的27.5%,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持续上升至2019年的47.4%。

  从三次产业就业的变化情况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产业就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逐步向第三产业就业偏移,占比高低的情况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比重均位列三产业的首位。

  

  这也表明了第三产业存在吸纳就业的潜力,且吸纳能力不断增强。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被视为具有极强的创造就业能力的第三产业,其从业人员占比仅为47.4%,不及同期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4.3%。

  中国的产业就业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产业的产出偏低,占GDP比重仅为7.1%,但其从业人员占比却达25.1%,就业偏高;第二产业产出占GDP比重为38.6%,从业人员占比达27.5%,就业偏低;第三产业就业同产出相比偏低。

  

  就业结构仍然失衡,第三产业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强大的吸纳就业的能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