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季开学了,孩子还有多半年上小学,幼小衔接该怎么准备?

  

  幼儿园春季开学了,再有多半年大班的孩子就上小学了,“幼小衔接”阶段准备到位,孩子进入小学才能适应的快、跟得上老师节奏,为小学六年打好基础!

  有几个朋友家的孩子,今年9月份要上小学一年级,虽然还有多半年,但明显感觉她们特别焦虑,总想提前多准备些,帮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我家娃已经二年级了,回想幼小衔接那段时间,我也是焦虑到不行,生怕他上小学了跟不上、不适应。

  作为过来人总结经验,幼小衔接阶段,要重点帮孩子做好这5方面的准备。

  

  包括吃饭和和运动。

  上了小学,不像幼儿园上下午有加餐,中午还能躺小床午睡2小时,小学就是以学习为主了,不仅要求8点左右准时到校,而且没有加餐,中午也只能在教室原地休息一会儿。

  因此要养成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尤其早餐要吃好、吃饱,午餐大多在学校吃,吃饭慢、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都要提前纠正。

  运动也要跟上,双减后,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一、二年级学生的体测包含: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等项目,为了让孩子体育课测试能达标,这些项目最好提前练习。

  

  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是人走向成功的钥匙,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敞开的门。

  生活习惯 是学习习惯的延伸,因此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纠正是最该重视的。

  比如早睡早起、自己独立如厕等,我自己的经验只有一个字:狠得下心!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还有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定规则最怕“朝令夕改”。

  学习习惯,比如每天练习书写,养成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等。

  阅读习惯,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些绘本、桥梁书、分级阅读、漫画书等,兴趣为先。还没养成习惯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伴,并给予支持。

  

  主要包括 生活自理能力、专注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自制力等。

  重点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纠正孩子磨蹭拖拉、不遵循纪律这些坏毛病;还要重视专注力、时间规划和管理能力、自制力、沟通能力、独立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部分能力具备了,孩子上小学后,才可以游刃有余,适应的更快,也更自信。

  

  关于知识准备,家长们的观点可能比较两极化,有人认为“双减了不用提前准备”,但也有人认为“提前准备了上一年级才不慌”。

  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适当准备。

  比如语文,专门学拼音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两个月,我儿子一年级拼音只集中学了两周,若是孩子没提前学过拼音,必然学的吃力,甚至跟不上,基础不扎实,还可能刚入学就产生厌学情绪。

  英语大部分学校三年级前不安排,数学比较简单,但可以在幼小衔接阶段做些逻辑训练。

  

  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比如学习环境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学习规范差异等

  小学的学习不仅规律,而且节奏快,科目也安排的多了,除了会说还要求书写能力,这些方面都最好提前调整,帮孩子适应。

  另外,和孩子沟通时,要多讲小学的美好,让孩子充满向往,有助缓解刚入学阶段的紧张焦虑。

  

  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老师说过:小学是人生的基础,一年级是小学的基础,所以家长一定要庄重以待。

  作为过来人,京妈总结了《给幼小衔接家长的超详细建议,为孩子小学六年打好基础》的专栏,家里有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可以关注看看。

  不少家长对“幼小衔接”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要抢跑,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

  但其实并非如此,幼小衔接虽重要,但不可用力过猛,还要方法和方向正确,培养品质、能力和习惯,比提前学知识更重要!

  

  也有家长认为:双减了,不用提前准备知识,让孩子玩吧。

  但其实 “减负”不是减责,也不是减质。幼小衔接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的习惯和能力,让孩子升一年级后,自己一个人能轻松应对一切。

  另外,作为家长,也要“充电”。多了解幼小衔接和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真正做到心里有数、方法正确,帮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为小学六年打好基础!

  这些幼小衔接的误区、知识等,在这个专栏中都讲解的很详细,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点击卡片了解详细、试听免费课程。

  【写在最后】:你觉得在幼小衔接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家孩子在这个阶段有哪些准备、计划和安排,都欢迎来分享讨论。

  相关阅读推荐一:假期孩子一口气看完12本,到底是什么书这么有魔力?

  相关阅读推荐二:“父亲教10岁儿子理财1年挣1570元”引热议,几岁开始财商教育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