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模式下,为啥不建议选“历生地”组合?理由很充分

  文/小当家的教育

  2021年有8个省市开启了3+1+2模式新高考,另外还有7个省市将要在2021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行新高考模式。

  相信大家对于3+1+2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主要就是3门主科的地位不变,物理、历史其中任选一科,剩余4科任选两科作为选考科目。

  

  可以说2021年高考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不过考生选择的科目都是自己相对较为擅长的,心理压力也并不会很大,可能这就是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之一吧!

  虽然说今年已经开考一年新高考了,但那些还没有考试的考生以及正在准备选科的考生还很迷惑,在高中适应一段时间之后,下学期就要进行新高考的选科了。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升入高中之后,基本上就得在高一下学期左右进行选科,考生们可以按照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并且能在考试中考取高分的科目。

  3+1+2新高考模式之下,考生可以进行12种随机组合。这毕竟是高考,关系着自己的未来发展,自然要格外重视,万一因为选择出错导致自己失去了良机那就不好了。

  

  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历史、地理绝对是绝佳选择,这部分考生的理科成绩并不理想,选科也只能选择历史作为必选科目,那么接下来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偏向文科、学习起来简单的科目。

  生物、地理这两科也是一个最佳选择,至于为什么不选择政治,原因就在于政治需要背的东西太多了,学习起来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脑细胞。

  

  不管是在“3+3”模式还是“3+1+2”模式当中,历生地组合都是可以进行选择的,而且学习起来的难度也会比同理同文的科目要简单一些。

  但在网上不同的人对于选择有不同的看法, 但最近一位高二班主任却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选择“历生地”这个组合,这是为什么呢?

  

  各位考生在进行选科之前需要明确,选科不仅仅是自己哪科成绩好,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所以不建议选择历生地的理由也大多与此有关。

  高考报考专业较少,专业覆盖面窄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同的考试科目对于学生的选科也有一定要求。比如说选择物理的能够选择90%以上的大学专业,而选择历史的则能报考70%左右的大学专业。

  

  这样相比较之下,以历史为主的选科组合,报考时能选择的专业相对较少。而且还是历史+地理这样的文史类专业为主的组合,能报考的专业则会更少。

  生物科目与其他两科关联性不大

  历史、地理是文科科目,而生物则是相对简单的理科科目。其实说生物简单也并非是真的简单,而是在高一、高二阶段的知识相对简单,但到了高三却有了较大的跳跃。

  

  我们还可以换个想法,生物是理科科目,那么到高考报考时考生能选择的专业却只能以文科为主,自然在大学之后能用到生物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少。

  报考人数较多,竞争激烈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历生地”组合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多,考生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不少考生也意识到了这个组合相对简单,如果竞争激烈自然考生也很容易排名退后。

  

  在2021年江苏省的新高考报名数据当中,就有7.1万名考生报考了“历生地”组合,是仅次于“物生地”组合的专业,这方面考生也需要多多注意一下。

  高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考生的人生命运,考生们自然也需要多多重视起高考选择这一项,不要盲目地选择科目。

  

  新高考改革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确定人生方向,同时也能让学生尽早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更利于未来人才培养。

  物理、化学是典型的理科科目,也有不少学生的理科没有打好基础,高考时如果只是为了多报考专业而选择这两科,那么高考总分也不会太多。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们就没有必要再选择物理、化学这两个科目了。大家也就会开始纠结,在选科时到底是选择历生地还是历政地呢?

  就我个人的建议,我觉得考生还是要从高考分数以及报考专业入手。相比较之下,生物比政治更容易拿到分数,而且生物之后也可以报考一些工科类、医学类的专业。

  

  历政地则是大文组合,基本上与之前的文理分科报考是一致的,考生需要综合自身条件进行报考。

  今日话题:

  你觉得新高考模式下,哪个组合更有优势呢?欢迎留言讨论分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