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百人群像丨秦大河:中国徒步穿越南极第一人

  他是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是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1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沃尔沃环境奖的中国科学家,他带领中国青年科学家造出“冰状雪”,并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以冰冻圈科学命名的研究机构,他就是秦大河。

  

  1947年,秦大河出生于兰州,家就在黄河旁边的王家庄,父亲韩国剧由此给他取名大河。1965年,秦大河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大学期间,秦大河偶然读到中国当代冰川学奠基人施雅风和谢自楚写的《中国现代冰川的基本特征》,就此喜欢上了冰川学。1978年5月,秦大河进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

  1990年3月3日,一支由6名不同国籍的科学家组成的科考探险队实现了一项壮举——他们经过220个昼夜的艰苦跋涉,徒步5968公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不借助机械手段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这6名科学家当中就有秦大河,当时他已经42岁,毛遂自荐争取到了这次徒步科考的机会,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

  在穿越南极大陆时,秦大河为了保住采到的珍贵雪样,丢掉了自己的备用衣服,在枕头中塞了很多采样瓶。7个多月时间,科考队冒着严寒和风暴,战胜冰裂隙、暴风雪等艰险困苦,在近6000千米的风雪途中,秦大河共采得800多个珍贵的雪样,这些样品迄今为止仍是世界唯一的。

  从南极归来之后,秦大河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带回的雪样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认识组成南极冰盖物质水汽的来源、南半球大气环流的特征、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以及南极海冰的进退规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此次科研之外,他还为中国建立了冰芯实验室。

  2022年冬奥会的冰状雪赛道得到了不少外国运动员的盛赞,在滑雪场地“用雪自由”的背后,正是秦大河团队又一次科研创新的成果。此前,冬季冰雪运动的制冰、造雪、储雪等技术设备都由国外“垄断”,申奥前一年,秦大河便开始组织青年团队,在北京、张家口等滑雪场内进行雪场雪质和气象观测。来自兰州、北京和哈尔滨的青年科学家密切合作,研制仪器、制定国标、申请专利,最后完成了适合2022北京冬奥赛事“冰状雪”的制作。

  秦大河70岁时,仍然深入青藏高原、格陵兰冰盖进行科研考察。他说,“我经历的极地和雪山考察中,有过生死之间的时刻,但我始终相信,地球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人生,就该保持谨慎小心,但要永远前进。”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海报丨奔流新闻插画师 钟文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