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区位,还是区位┃《经济区位论》

  作者简介

  张文忠,1966年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产业区位与区域发展、宜居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和住建部等部委和地方委托科研项目60多项。著有《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人居环境与居民空间行为》《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专家推荐

  从人们意识到“区位”开始,经济地理学就有了萌芽的土壤。当人们探讨“区位”原理时,经济地理学便成长为一门地理与经济交叉的科学。“经济区位论”无疑是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也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维度。张文忠《经济区位论》一书对经典理论的深入阐释使科学性凸显,对前沿思想的讨论辨析提升了学术引领价值,这是理解经济区位论最基础、系统、准确的一部学术专著,是提升经济地理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的首选之作。

  ——樊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地理》杂志主编

  《经济区位论》一书经修订后,体系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值得拥有。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在这本书中,张文忠教授为我们精彩地整合了经济区位理论的精髓:在纷繁的经济活动当中,生产与服务、城市与交通、贸易与消费,这诸多生产要素在空间中凝成稳定的秩序,依赖的是经济区位这一决定集聚与分散的微观基础。《经济区位论》能够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区位选择与区位决策是如此之重要。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学术领域有140年整,区域经济学比其年幼一半,空间经济学更晚一些,这些学科的理论发展中都非常强调区位论。可以说,经济区位论是所有与经济活动空间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石,其科学思想所达到的高度尚无出其右。张文忠的《经济区位论》对推动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册在手,受用终生。

  ——李小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

  经济区位理论是城市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张文忠教授的《经济区位论》对分析城市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解析经济空间的集聚、优化,以及调整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值得规划界的学者和从业人员阅读。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经济区位论揭示经济活动空间规律,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区位论》首版于2000年,经过二十余载积累沉淀,新版《经济区位论》囊理论与方法,括经典至前沿,是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学者、学生的必读之书。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内容简介

  经济区位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间优化的理论。本书在系统介绍和评述区位理论流派的基础上,立足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对不同类型区位理论的研究范式及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各类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阐述了最佳区位选择与决策过程所遵循的基本法则。本书告诉我们经济活动是按照什么原则来选择特定的区位空间,什么样的区位空间可能出现经济集聚,在特定的区位空间如何合理组织经济活动,高效的空间组织对区域发展有何作用等。

  目录(滑动查看)

  第一章区位理论的基础与发展

  第一节区位论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区位论的分类

  第三节区位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区位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区位论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区位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区位论与经济学日韩综艺的关系

  第二节区位论与地理学的关系

  第三节区位论与现代地理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章区位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区位论常用的经济学概念

  第二节古典经济学对区位论的影响

  第三节新古典经济学对区位论的作用

  第四节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区位论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区位因子与区位决策

  第一节地理条件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区位因子与区位选择

  第三节其他因子与区位选择

  第四节区位决策过程

  第五章农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区位理论及应用

  第二节农业区位的发展理论

  第三节与现实相接近的农业区位理论

  第六章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韦伯的最小费用区位论

  第二节区位的相互依存理论

  第三节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

  第四节工业区位论的发展理论

  第七章商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零售业区位论

  第二节批发业区位论

  第三节集市区位论

  第八章服务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服务业类型及区位特征

  第二节服务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

  第四节现代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第九章居住区位理论

  第一节居住区位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居住区位选择的理论

  第四节居住区位选择模型

  第十章交通区位理论

  第一节交通节点的区位

  第二节交通线路的区位

  第三节交通网与网络分析

  第四节交通与经济活动的区位

  第十一章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理论

  第一节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因子分析

  第三节跨国公司不同职能的区位选择

  第四节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国际贸易与区位理论

  第一节俄林的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

  第二节贸易与区位选择

  第三节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与区位

  第十三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勒施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第十四章区位与空间行为

  第一节决策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认知地图与区位偏好

  第三节消费行为空间的偏好与行为模式

  第十五章区位政策

  第一节区位政策的作用

  第二节区位政策的手段

  第三节区位政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