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现代社会对学前教育有哪些新的要求?

  学前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个国家纷纷根据本国的国情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条文、制定政策文件等多种途径进行学前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纵观各国学前教育改革经验,其改革重点包括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及幼小衔接等方面。美国幼儿园在课程目标上始终坚持培养完整儿童,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即全人性。

  2005年,全美幼教协会在制定的《幼儿教育方案标准和认定指标》中指出,课程旨在发展儿童的审美、认知、情感、语言、体能和社会六个方面,力求使儿童的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达到和谐统一。

  

  在教育内容方面共分为社会情感发展、语言发展、早期读写发展、早期数学能力的发展、技术、科学探索等八个方面。

  2010年美国联邦资助的“开端计划”的项目负责部门又发布了《“开端计划”儿童发展与学习框架:促使3~5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服务质量达到积极的效果》,增添了逻辑与推理、社会研究、英语语言发展三个领域。

  将原来的八个学习领域扩展为十一个,力求课程内容的全面性。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因此多样性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一大特色,当前美国幼儿园课程模式主要是直接教学模式、开放教学模式、儿童中心模式这三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的融合与渗透。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08年修订,2009年实施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为人格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完善了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这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课程的实施坚持以游戏为主,在新的《要领解读》的第一章总则中强调要“通过游戏进行综合的教育,使乳幼儿获得适当的体验。”

  

  课程内容突出社会性,重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个性的发展。英国的学前教育强调促进每个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所有幼儿获得进步。

  2000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了《基础阶段课程指南》,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六个领域:一是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二是交流、语言和读写;三是数学发展;四是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五是身体发展;六是创造性发展。

  其中指出了游戏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从幼儿的本性和需要出发,通过大量的探索、感知和操作活动来实施幼儿园课程。印度在2003年颁布的《国家儿童宪章》中关注幼儿方面的内容包括儿童的生存、生活和自由;游戏和娱乐。

  为儿童的生存、生长和发展进行早期儿童保育;保护儿童免受经济剥削和任何形式的虐待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事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2005年,69%的“开端计划”教师有至少两年的学院学位,32.8%的教师拥有专科学位,31.5%有学士学位,4.7%有研究生学位,22%获得了儿童发展助理证书。

  

  日本承担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机构主要可分为大学和短期大学两类,保育士的培养以短期大学和保育士养成学校(所)为主,都要通过修够足够的学分才能拿到从教许可证。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

  近年来培训学前教育师资的机构数量迅速扩大,2008年文部科学省还制定了关于在幼儿园进行育子支援进修的研究报告,强调了加强幼儿教师进修的必要性、具体的进修内容和进修的形式以及组织实施进修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英国,从事教师职业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年满18周岁并获得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的青年人可以申请大学,经过学位学习和教育学研究生学习之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第二种是通过3年教师证书学习班的学习。

  第三种是通过4年的大学本科师范教育来从事教师职业。英国还很重视幼教人员的在职教育,由政府提供用于教师专业进修和培训的项目资金,比如参加幼儿教育会议、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等。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大多数国家对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都采用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方式。美国从1965年就开始实施“开端计划”,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为保证开端计划的顺利实施,国会的财政拨款每年都在增加。

  

  2005年,“开端计划”获得联邦政府经费拨款68亿美元,受益儿童90多万人,人均花费7222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入驻白宫之后,开始筹划“0~5岁综合教育计划”,计划联邦政府每年向幼儿及家长财政拨款100亿美元以保障幼儿的早期教育和保育服务。

  联邦政府始终坚持将学前教育经费单列以及加大其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英国政府在1998年开始对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进行改革,发起了“确保开端”计划,帮助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早期教育。

  自计划实施以来,英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据统计2002-2003年,政府对早期教育、儿童养护以及“确保开端”地方计划的投资达8亿英镑。

  2005-2006年度用于该项目的联邦预算达到11.58亿英镑,约为2001-2002年度该项目财政拨款的6.5倍。幼小衔接趋于“有效一体化”。幼小衔接不仅是为儿童升入小学做准备,也是教育机构之间相互衔接和统一的重要环节。

  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5岁的儿童教育与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归为一个阶段,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对5岁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

  

  2011年美国所有的州都强调早期学习标准和K-12(幼儿园~12年级)课程标准的一体化,作为教育一体化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幼儿基础能力的发展,为儿童升入小学奠定良好基础。

  英国的初等教育机构分为2~5岁的儿童保育学校、5~7岁的幼儿学校和7~11岁的初级学校。在学校和教室环境的布置上也体现出衔接性。

  比如在活动区角的设置及投放材料的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同时将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当中,创设一个整体而又协调发展的环境。

  法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教育法实施条例》中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学习期”;第二阶段为“基础学习期”;第三阶段为“巩固期”。

  学前教师和小学教师每周都要共同探讨儿童学习情况及应该达到的实际水平,并制订下一个阶段课程安排,这一做法不仅避免儿童重复学习,而且加强了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的沟通和衔接。

  

  文部科学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仅关系到幼儿园和小学的联系,还关系到儿童小学阶段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应该从教育目标、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三个层次展开,以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2004年5月,日本中央审议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并在2006年正式实施,该计划特别重视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经验交流,以及共同组织儿童的教育活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