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雯:中国首位唢呐女博士在歌剧院独奏,一曲百鸟朝凤技惊四座
博士是目前最高等级的学位,而在艺术这一区域,博士学位不仅仅意味着精湛的技艺,除了有着令人拍案叫绝的底蕴和风采外,艺术博士生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原创能力。
而在2017年,一位女青年带着唢呐走上悉尼歌剧院的荧台,然后用一曲《百鸟朝凤》让世界上的很多人狠狠记住了那独一无二的腔调。她就是刘雯雯,是我国首位被授予唢呐博士学位的艺术生。
一、一位唢呐博士的诞生
对普通人而言,博士是一群外表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而在大众视野中则更加突出:一位有气质、有着漂亮脸蛋,还精通才艺的女博士,这在很多人眼中便已是触之不及,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唢呐作为一种民俗乐器,最开始并不被西方世界所承认,所以首位唢呐博士的头衔便为刘雯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光环。
但就像神舟十二号飞船登天一样,除了点火升空的那瞬间,它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努力;刘雯雯的成功也不仅仅是因为天赋使然。
她的父亲刘宝斌是“小铜唢呐”第七代传人,她的老师刘英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唢呐第一人”,这让她在唢呐传承这条路上拥有了足够的“护道人”,而为了以女生的体质练好对肺活量需求庞大的唢呐,她每天练习6小时以上,甚至因此练出了腹肌;
刘雯雯曾坦言,她的个性本来是很内向,只想做个人群中“小透明”,不愿露头,不愿出锋芒。但选择了唢呐之后,这种在人群中不愿低调的乐器使得她不得不学会了大胆和大气……她不是被众人捧上高位的花瓶,她是一位依靠自己的攀登者。
二、悉尼歌剧院一战成名
想要吹好唢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就像电影《》中所演绎的那样,指法、气息、嘴型,每一项技巧都需要演奏者倾心倾力,而且唢呐并不像钢琴、提琴那样被广大家长接受,大部分的唢呐传承者都是因为原生家庭本就拥有一定的唢呐底蕴。
小时候的刘雯雯甚至因为唢呐传承而对它产生过抵触,她喜欢画画,还喜欢舞蹈,甚至练过8年的民族舞……但最后,在她的父母影响下,刘雯雯还是走上了唢呐传人这条路。
15岁时,她被父母送到上海,在唢呐大师刘英教授手下求学,从本科攻读到硕士,留任教学一段时候后又开始攻读博士。而且她并不守旧,为了让唢呐适应时代发展,她开始努力做到“跨界”,让唢呐和性质有些类似的电音、爵士、摇滚乐合作,尝试做出前卫的新民乐。2017年,刘雯雯应邀前往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艺术中心,作为特邀独奏家与谭盾执棒的悉尼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合作。
这是唢呐作为乐器第一次登上悉尼歌剧院的演出,CCTV央视新闻全程跟踪报道,荧台上,一曲《百鸟朝凤》几乎征服了台下绝大部分观众的听觉神经,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像唢呐这样有独立特色的乐。
而《百鸟朝凤》又是唢呐演奏中最顶峰的曲目,它是民间唢呐的精粹,是百鸟灵动的鸣叫,更是生活中万物的混杂,有着极高的技巧需求。除了这些高难度技巧外,演奏者还需要在舞台上用肢体和眼神配合,以演奏出曲中灵动的鸟鸣声,在观众眼中,那似乎已经不是一场团队演奏乐,而是属于刘雯雯一个人的独奏。
三、一鸣惊人
名声大噪后,刘雯雯开始尽所能地去丰富唢呐曲库,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唢呐年轻人,让他们有曲可吹,有力可使。在这个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篇她演奏的代表作——《麒麟颂》。
它由刘雯雯委约作曲家孔志轩创作,融入了山东传统民间元素,2019年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麒麟颂》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它包含着如同瑞兽麒麟一般的祥和期许,但演奏之中却又不仅仅是传统的大红大紫,而是带了一份简单的平静和美好。
民乐“走心”,正如刘雯雯老师刘英教授所教导,她在唢呐演奏这条路上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流派,2019年,刘雯雯又跟随由余隆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的广州交响乐团赴欧洲巡演,担任特邀独奏嘉宾,参加瑞士米格罗艺术节音乐会等。
她还在继续寻找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她觉得,不管能不能写出适合唢呐吹奏的曲子,一定要先给作曲家绝对自由的空间,这样唢呐曲库才能丰富多元。
刘雯雯也有自己的学生——闫永强,她认为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唢呐的更多可能应该由年轻人去尝试、去创作,只有年轻人才更了解年轻人,也只有他们能把唢呐带到年轻人身边。
所以当闫永强参加明日之子的综艺演出时,刘雯雯是十分支持的,而事实上,闫永强也确实将人们心目中“老土”的唢呐形象渐渐改变。如今网络上熟悉的流行音乐都可以用唢呐来吹奏,闫永强还将唢呐与电音来了一波别有风味的梦幻联动,毋庸置疑,唢呐正慢慢地往潮流的圈子里靠近。
闫永强也在这个过程中吸引了一批90后、00后的年轻人来欣赏和喜欢唢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网络上开始逐渐流传出“流氓乐器”的名号。
换做别的乐器,一两处破音或许没特别明显,但在声音嘹亮的唢呐眼中,一切演奏时出现的缺陷都会被无限放大,但现在的年轻人却开始逐渐喜欢上这种“很酷很霸气”乐器。
正所谓唢呐一出,谁与争锋,唢呐出现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综艺节目、音乐会中绽放色彩,也在市井中有独特地位。甚至有年轻人去
别国街头和外国乐器比拼,唢呐的“大嗓门”逼得老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钢琴、小提琴,连连叹息。
结语:
刘雯雯的人生很像一部励志电影,她逐渐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放弃年幼时的爱好,比起画画和舞蹈,唢呐所为她赋予的意义要更多:父母师长的期许、传统乐曲发扬的愿望以及她自己的热爱……也许小时候的她并不热爱唢呐,但成长为首位唢呐博士的她一定是热爱唢呐的。
曾几何时,唢呐作为乐器鄙视链的末端,被定义为终会被遗忘的“古董”,到如今,唢呐也开始成为兴趣班最抢手的才艺。
这样的改变少不了那些像刘雯雯和闫永强这样唢呐传承者的功劳,他们将唢呐带到世界级别的国际歌剧院,也将唢呐带进年轻大众的视线里,如同百鸟翱翔天空一样,唢呐终于挣脱了老旧的束缚,凤鸣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