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不好的孩子怎么办呢?掌握好方法,孩子的物理成绩快速提升

  很多孩子初一初二基础一般,不是很突出,但绝对不差,为什么学了物理成绩直线下降?好像完全摸不到物理的头绪一样,这样下去到了初三怎么办?能赶上来吗?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有很多人会问我,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不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记得在高二分文理科的时候,老师也会告诉我们文科生偏重于背记,理科生偏重于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科生不需要背记。对于物理而言,其实需要背记和理解的概念及公式还是蛮多的。而且这些公式不仅仅要去背下来,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但是很多同学却忽略了这一点,仅仅是把它们简单的背下来,然后就开始疯狂地进行试题练习。其实这样进行试题练习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反而在进行试题练习时会出现公式套不进去的情况。

  

  不重视课本中的例题

  我们都知道物理课本中在每一个知识点或者公式讲解完后都会配有相应的例题。这个例题一般都会给出解题过程和思路。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就忽视他们,因为感觉这个例题太简单,就是为了这个公式而随便出的一道题。但是笔者想说,其实课本中的例题都是有可科学依据的,这些例题都是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加工和延伸后才会面向学生的。

  

  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是根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定理、定律、原理)构成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注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构建明晰的知识网络。

  对于“概念”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 2. 单位3.物理意义: 4.矢量还是标量: 5.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6.定义式和决定式等。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它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例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位置]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注重基本方法的总结

  基本方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通式和通法,一旦掌握了基本方法,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物理问题,也就意味着能在考试中获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分数。例如,分析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方法: 1. 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个体和整体):2.正确的对物体受力分析(两大依据): 3. 合理的对力进行处理(合成和分解); 4. 有效的建立力学方程。

  

  建立物理专用笔记本

  虽然我们的一轮复习材料人手一套,一套两本,共计四百三十多页,一百二十多万字,真可谓内容丰富,正是由于太丰富,才显得不精要,所以,你应该把老师提炼出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或方法记录在笔记本上,还可以将典型题目的解题过程整理在笔记本上。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

  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适用于3-10岁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物理进行启蒙,同时穿插了数学、化学、科学、技术、工程等多门知识,既能增长孩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教书的几年中,就培养了3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被戏称为“永乐大典”,可见他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秀经验。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书中,既有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也有发散性思考,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小读者来信”,可以让孩子通过别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在将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考入名校并拥有更多的无限可能,不妨给孩子看看这套书!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