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700课时……笑死,逃去二本还是躺不平
2022年博士生全年招收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13.9万人,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博士生仍在持续扩招。扩招毕业后呢,985进不去,也不想进,直言就“想去二本躺平”。通过部分青椒的爆料,大致可以发现二本的待遇,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匿名用户:某南京二本-有编制,工资8000多,公积金3000多。
@Totoro(中科院硕博+博后):A类博士能拿到40-50w安家费,还有地方购房补贴。
@匿名用户:非一线城市的二本,年收入加公积金到手15万左右。
@匿名用户:江苏二本讲师-年收入43w。
@ryd994:珠三角城市,普通二本,副教授,正常工资月薪到手8800,公积金2500,绩效工资50元一节,正常每月3000元课时费左右,全部加起来每月14000左右。
@匿名用户(欧洲艺术类硕士):省会二本助教-工资到手5300,公积金医社保加起来三千出头。
压力小很多,待遇也不错,大批博士毕业生纷纷走进二本。但现在,二本的门槛也不是那么好进了。
近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招聘公告发布,据文件内容,不仅是专任教师岗学历要求博士,连行政管理岗也都要求博士学历了。
而根据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公示的拟聘用教师人员名单,甚至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俄亥俄大学毕业的博士,用人要求之高可见一斑。
北大教育学博士,想把一个二本教学科研岗作为保底offer,结果第一轮就因研究方向不一致被拒。
除了招聘要求,二本的考核要求也水涨船高。
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有个入职沿海某二本的青椒爆料,他们学院博士引进考核要求:前两年要发表2篇SCI或1篇JCR一区+省级及以上或横向项目1项;后五年出3篇SCI(其中至少1篇JCR一区)或4篇SCI,同时国家级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一项+市厅级或横向项目一项。
在此回答下,另有福建某二本学院的青椒爆料,他们学院的考核要求是2年2篇C刊和一个省课题。如果是想去二本躺平,看着这些考核要求,貌似也躺不平。1年700课时一般情况下,二本教师在教学上会投入更多。很多人都是一年300-400的课时量,青椒直言“感觉已经要讲死了”。
教学也不止是到点去教室上课而已,备课、做课件、写讲义、出卷、阅卷一系列都包括其中,但你的时间只有那么多,在教学上投入越多,相应留给科研的时间就不多了,“长此以往,何堪设想”?科研荒废,之后想卷也没有去卷的能力了。除了教学压力外,二本院校的升级大学目标也让青椒们逐渐头秃。学校要起高楼,青年教师就是那奠基人,用高薪把人招进来,是为了让人更努力搬砖,而不是直接躺平养老。
图片来源:知乎@Totoro
如果所在的二本还没成功申硕,别说没博士生干活了,连硕士都不能招,那意味着没人能帮你干活,一切都要靠自己。想想入职时签的那些考核要求,无力又无奈。
另外,各种行政杂活也是在二本根本不可能躺平的一大因素。日常大会套小会,更别提还有其他教学日志、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等细碎杂事。
领导叫你去学校加个班,你敢拒绝吗?地方院校早已不是纯粹的象牙塔了,人情世故不在少数。
部分院校的晋升条件,还要有班主任经历,但实际干的就是辅导员的活,甚至还要去查寝。
图片来源:知乎@匿名用户
曾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到底是选择211非升即走,还是选择带编二本。对此有人建议可以先去211历练一番,进可攻,退可再降级去二本当青椒。
但依据目前情况,当你从211非升即走失败出走时,二本也不一定还会有坑位留给你了。考核压力相对更小,收入也没有离谱得低,选择之人不在少数,“僧多粥少”的局面势必存在。
既然现实已经是无法躺平,那就至少找个待遇好、福利高、考核压力相对较小的二本吧。
塔子为大家整理了几所优质的有岗在招二本院校,希望能给正在求职的各位一点参考。(关注青塔人才公众号,阅读本篇推文获取)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四海,来日方长。愿各位求职如愿以偿。
青塔人才网: https://job.cingta.com/
详情可见@青塔人才 公众号文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