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体育挂科了,怎么办?大学不能毕业吗?
原标题:体育挂科了,怎么办?大学不能毕业吗?
“不可能吧!体育怎么会挂?”
“轻轻松松就过了啊。”
也就是这样理所当然的想法,让我们身边那些不幸被判了挂科的人们甚至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情景也是比较尴尬的。
普通文化课挂科,我们可以说是平时不努力临时也不舍得花精力抱佛脚...
而体育课挂科,又会被怎么想呢?
我国的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一般都开设有地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体育这门科目从小学至大学一直被纳入考核指标,各地的中考也有会把体育分数算进总成绩。
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家长同学们对体育的重视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地方升学考试的公平起见。
然而再进入高中之后,体育几乎不被放在考试的范围内,体测也大多走形式主义...大家也就渐渐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
可在成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以后,如果没有被体育挂科“折磨”过,那孩子的象牙塔生涯又被认为是不完整的。
无论是家中孩子目前正处于哪个学龄阶段,许多家长都会有疑问,
如果孩子体育真“挂科”了,究竟该怎么办?
体育挂科的危害
不能毕业、影响升学评优
要重视体育“挂科”的问题,首先要从它的危害说起:
首先在小学阶段。2023年,南通市2023年日前下发方案明确:“自2023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小学毕业生体质测试,综合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测试成绩计入学生体育综合成绩。测试成绩不及格的,不得颁发毕业证书,测试成绩未达良好的,不得参加评优评奖”。
体测成绩不及格的不发小学毕业证?
这一消息刚一出台,立即引发各方热议。
随后又有多个省市地区纷纷跟进,虽然大部分地方教育厅表示,体育不及格不会影响小升初升学,
但是也会对“三好学生”等评优资格造成直接影响。
在初中阶段,中考体育在如今这个1分=千军万马的时代,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场无需动员的“战役”。特别是部分省市地区都已经开始实践中考体育100分的政策,
本身99分和100分可能就是几百名的差距,60分和100分的分差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仅如此,以北京为首的部分地区还对中考体育进行了过程性评价的改革,不再是“一考定终生”了,让考生和家长们不得不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
尽管目前体育进高考还未落地,但是每年的呼声都一直很高。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包含“强基计划”内的国内顶级高等学府,都对录取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严格的要求——
体育不及格,不予录取!
进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前些年,2023年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意见明确,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地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
体育“挂科”,大学不能毕业
——中国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划下了硬杠杆。面对大学生体质水平连年下滑的现实,将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同毕业证“挂钩”,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孩子们,再不加强运动就要追悔莫及了!
如何科学提升体育成绩
首先,要全面了解孩子的体能情况,并找出影响孩子体育考试成绩的原因,并且制定出针对性运动计划。
孩子体育考试表现不佳,是运动能力没有达到满分要求?还是孩子的动作不规范,导致运动效率不高?举个例子,在跳绳考试中,一个能直接有效提高孩子成绩的动作,就是在摇绳时要夹紧大臂,大臂紧贴身体,用手腕和小臂摇绳,不仅节省体力,还能有效提高摇绳速率。
其次,理解体测项目在测试孩子的哪些能力。
例如,坐位体前屈是中小学体育测试项目。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以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导致孩子柔韧性不好的原因主要是以遗传和平时大量活动未能及时拉伸造成的。
那么,针对这个测试项目,在运动前后,家长就要格外重视拉伸这个环节。适当的运动前拉伸,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在运动过程中受伤;运动后拉伸,可以直接提升孩子的坐位体前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时候,孩子体育考试表现不好,并不是运动能力不强,而是
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技术动作不标准,导致运动表现不佳。
孩子在运动中,特别需要专业教练的指导。动作的标准程度,运动强度的合理性,是提升孩子运动效率的关键。专业教练的指导不仅能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还能为孩子制定最适合的运动计划。
孩子练什么动作,怎么练,练多少,都应该有相应的专业教练指导,而不是瞎玩儿。
当然了,如果你的孩子还很小,那在为孩子报班找专业教练时,还是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不要被迫孩子学自己喜欢的项目,尽量避免训练内容枯燥的专项训练。
练好体育的优势
现如今,许多85后家长都表示送孩子练体育,主要是以培养兴趣和特长优先,未必会被迫孩子走职业竞技体育这条路,但如果确实有这方面天赋,也可以作为一项备选的升学方式选择。
说到底,体育升学如今在各项政策文件逐步贯彻落实的情况下,路径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确。
以家长和考生群体最为关注的体育单招为例:
首先在难度方面,基于专业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训练、文化课基础薄弱的考虑,体育单招的文化课考试采用单独命题的方式,只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4门,比普通高考的难度低。
其次在院校选择和录取方面,
从1986年至2023年,参加体育单招的院校由6所增至121所,报名考生从几百人增至5万多人,录取人数从154人增至约1.5万人。
具体录取情况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运动训练专业共录取12000余人,占录取总人数的82.7%;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共录取2600余人,占录取总人数的17.3%。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更是有多所双一流,甚至985、211院校加入到体育单招的行列中,
其中更是不乏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国际上富有盛名的顶尖学府,
这对于体育特长生的升学选择来说又是一大利好。
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拥有高学历+体育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升学和就业竞争中的“香饽饽”。
值得 一提的是,CBA联赛和CUBA在近年更是通过选秀实现人才互通的模式更是为我国体教融合事业开了个好头,也让更多校园体育人才看到了登上更高水平舞台实现职业梦想的机会。
结语
现阶段,为什么许多孩子和家长都会担心体育挂科呢?
随着越来越多政策的出台,体育“主科”的地位已经逐渐坐实,只是在具体考核形式上还亟待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我国教育都过分追求以分数为主的结果导向——考试不考,及格就好又不计分,那就不学也不练了...
殊不知体育教育是真正有利终生的,从一生的角度来看,养成持续性的运动习惯,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好处是远远大于高分和高收入的。
在中小学阶段重视体育教育、将体育纳入考试无可厚非,可如果仅仅只把体育当作考试项目而强制迎合、单一追求“不挂科”就没有太大必要了!
(本资料转自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
上场也有自己的视频号啦!
每天两分钟
了解体坛动向,共享健康生活
点击上方视频头像
??进入主页关注视频号??
关注上场,记得
点赞、转发
。
上场公众号
IT'S ME
你的健康运动生活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