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中,这些学校、专业很特殊,值得一看!

  23年的强基招生简章,正在公布中。

  在以往的强基计划中,有哪些特殊的学校、专业,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呢?

  清北两校每年的强基人数在900左右,占到当年内地招生人数1/3左右。

  其他985高校的强基人数较少,在180-220人左右,占比极少。

  因此,我们说起清北强基是一种招生方法,而其他985强基则是一种培养方式。

  另外,清北两校在4月26日就可以看到初审结果。

  因此,清北初审没过的同学就可以在4月26-2月28日中间,再次填报其他高校强基。

  当然,初审通过的同学就好好可以放心准备高考冲刺!

  

  华东五校中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是特殊存在。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会在高考后一周内增加笔试环节。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将学校测试时间提前到高考分数出来之前,也就是高考结束后即进行学校测试。

  高考成绩出来后按照高考分数和学校测试的综合分数直接录取。

  这无疑让部分想根据高考分数情况再做决定的学生没有了“另做打算”的余地。

  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三所学校,从不公布强基强基入围分数。

  

  另外,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也是从未公布过自己的强基入围分数,这也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以22年为例,985高校中北航、北理、大连理工采用的加权算法,并不是高考卷面分数。

  1、北航:

  入围成绩 = 重点科目高考成绩(之和)*1.2+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什么是重点科目呢?

  

  以老高考省份河南省为例,

  重点科目成绩就是数学和理综总成绩。

  2、北京理工:

  北京理工入围成绩计算方法为:

  入围成绩=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3、大连理工:

  高考文化课加权成绩=高考文化课成绩+数学单科成绩*N

  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N=0.5;应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专业 N=0.2;应用化学专业N=0。

  在985高校中,以上3所学校采用的是加权算法。

  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对数学成绩的重视程度。

  在前面3届中,数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出现倒挂的几率最高,

  什么是倒挂?

  

  就是强基入围分数,高于本科一批分数。

  当然,这也是和大家的预料一致的。

  因为在本科一批中数学的热度也是越来越高,

  数学专业的出路是最广的,本科学习数学,研究生可以转码,转金融,也可以在本专业深造。

  比如重庆大学就明确自己数学专业的出路:

  重庆大学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采用“3+1+2”(本-硕衔接)和“3+1+4”(本-博衔接)模式进行培养。其中,“3”是前三年主要以数学学科课程为主,兼顾物理力学基础;“1”是第四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相关领域方向,完成本硕博衔接课程学习。

  并且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方向非常热门,包括:先进制造领域、智能科技领域、芯片软件领域、国家安全领域(地下空间防护方向)域!

  

  在23年的强基计划中,这些学校、专业很特殊,值得一看!

  23年强基计划政策正在陆续公布中,更多强基解读,欢迎关注我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