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读书笔记四(一)

  追求视听美感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一般来说,在汉语修辞中,这一表达和接受目标的企及 可以通过建构对偶、排比、回环、错综等修辞文本来实现。

  

  奇峰对插,交眏生辉:对偶

  对偶,是语言活动中表达者有意以字数相等、句法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语言单位成双作对地排列在一起,通过齐整和谐的视听觉美感形式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的修辞文本模式。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文本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说,基本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以形式为标准,将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类;一种是从意义上着眼,将其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所谓“严对”,又称“工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字数上须想等,即三字对三字,五字对五字,七字对七字等等;在句法结构上须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等;在相对的词性上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在声音上须平仄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等等;在辞面上须相异,没有相同的字重复出现,即构成对偶的上片有“大”,则下片不能再出现“大”字眼,实在避不了也要换上“宏”等字面等等。

  例:四周青山隐隐,水面黄叶飘飘。——黄晓萍《新城.老滩》

  所谓“宽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只要在字数上相等,句法结构相似(甚至是完全不同,无相似之处),至于相对的词性是否相同,声音上是否平仄相对,字面上是否冲服,要求不严。

  例: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张晓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在现代的宽式对偶中甚至还有只在字数上相等,句法结构、词性上也不对应的情况。

  例:夜凉似水,几凈灯明,小室独处,抽烟品茗,一念不起,心定神凝,静中读书,浩(改“悠”字亦佳)然忘情。——李敖《李敖回忆录》

  所谓“正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相似或相同。

  例:凡伸手拭云的,多成了入侵蓝天的黑客;凡挥手锄草的,多成了破坏园林的蟊贼。——卞毓方《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所谓“反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相反或相互对立。

  例: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落进下石易,狂流引堵难……——王禄松《那雪夜中的炭火》

  所谓“串对”,又称“流水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承接、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两个语言单位不能彼此相互独立表意,而必须相互依存才能表达完整意义。

  例:与朋友交,每多任情任性;偕妻儿处,复多想让相忍。——亮轩《自编年谱跋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