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百安·周五课堂”第43期∣执行难,难在哪?怎么破?
习语百安·周五课堂
深
学
笃
行
4月7日,第43期“习语百安·周五课堂”学习会在市二中法院综合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专题研讨了新时代人民法院执行相关话题。办公室负责人杨超参加会议并总结发言,学习会由办公室副主任陈峰主持,“习语百安·周五课堂”学习库部分成员参加。
▲课堂现场
执行局尚飞领学
本期由执行局法官助理尚飞领学。尚飞从三个公众人物引发执行话题入手,简述了被执行人的限消与失信问题,然后围绕法律法规及行政主体,详细介绍了执行基本知识,最后透过执行难的视角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并对如何共建共治及执行工作现代化进行了分析思考。
在分享中,尚飞认为“不清”的执行授权、“不浓”的法治意识、“不全”的信用体系、“不重”的违法成本、“不明”的执行身份、“不能”的执行案件以及负债率高、收入不稳、消费投资观念不当等社会环境多因素共同导致了执行难问题。他从“党的领导”是关键、“科学立法”是根本、“共建诚信”是基石、“联动机制”是重点、“现代科技”是支撑、“兵精将勇”是保证”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改进举措。
尚飞的精彩领学引发了参会人员对执行工作的感悟与思考。大家立足法院工作实际,围绕“执行工作、执行难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大家认为执行工作的开展、执行难题的解决需要立案、审判及执行部门的内部联动,同时也离不开司法警务、人事、财务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鼎立支持。
此外,人民法院还应树立立审执一体化理念。立案部门可适当审查案件是否存在因执行不能而重复诉讼的情形,诉前应积极引导当事人对财产进行保全。审判部门应注重生效法律文书判项结果的合理性、精准性及可执行性;通过加大调解力度增强主动兑现减少执行案件;重视案件判决后的督促履行工作,对服判息诉的案件当事人可通过电话或粘贴“自动履行告知书”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除此,司法警务部门应更好地为执行人员人身安全保驾护航、更积极有效地开展执行中的警务协助工作。人事部门应更科学合理地对执行法官、干部进行选任、管理、考核,更加注重对执行法官、干部综合能力的培训与提升。财务部门应对执行案款尤其是不明案款进行更规范的管理。参会人员还从个人心态、社会问题等不同视角对如何更好开展执行工作、解决执行难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办公室副主任陈峰以充分发挥执行工作主观能动性为视角,围绕执行工作中应避免形式审查、全面保障执行当事人程序正义、积极沟通提升执行效率等方面对执行难题的解决指明新路径。
办公室主任杨超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执行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兑现生效法律文书的活动,是司法程序的关键一环,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及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有效提升。为此,他建议:
要永葆廉洁,将执行权作为责任而非权力。权力由人民赋予,只能为人民服务。执行法官应将执行权视为责任,谨慎行使。坚决防止滥用执行权、侵犯群众权益的违法行为。
要永葆初心,做执行工作应认真而非敷衍。执行案件数量大、执行事务冗杂、执行任务繁重,执行法官应保有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和初心,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保留为民服务、司法为民的情怀。
要永葆学心,视执行工作为挑战而非压力。执行工作的重要性,执行难题的紧迫性、执行工作的挑战性都倒逼执行法官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执行法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项理论知识,重视执行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充分利用好5G、人工智能、“智慧法院”等新技术新平台。
文字:民三庭 韦玮
原标题:《“习语百安·周五课堂”第43期∣执行难,难在哪?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