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信诈骗之“数字人民币相关诈骗”

  关注

  

  笔者从事付费咨询近三年,最近遇到很多朋友问数字人民币的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发现是遇到电信诈骗了。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形式法定货币逐渐被大家熟知。但真正了解、熟练使用的人还不是很多。诈骗分子也是利用了这一点,在原有的套路上结合数字人民币“推陈出新”,持续地进行电信诈骗。今天忙里偷闲就来扒一扒,带您更深入地了解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更好地远离电信诈骗。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作为法定货币,存款、充值钱包、向他人转账这些基本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数字人民币还出现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目前用户可在指定的商场、超市、酒店、餐厅、加油站、药店等多种场景进行使用。再有爱网上购物的用户也可以在网购平台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1、可离线支付更便捷

  在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其他支付平台常会出现“瘫痪”,但数字人民币即使没有网络,只要两个装有数字人民币钱包的NFC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或者支付功能。

  2、安全指数高

  纸质货币可能会丢失或者被盗,但数字人民币完全是电子形式,即使手机丢失也不会丢失数字人民币,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3、低碳环保。

  数币的出现减少了对大自然的破坏,有效降低了发行纸质货币的成本。

  

  1、冒充公检法

  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为由共享屏幕泄露密码。

  案例:王某近期接到自称是某市公安局警官的来电,声称其银行卡涉嫌洗钱犯罪需要配合调查。对方报出其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添加了QQ好友并出示了“警官证”“通缉令”看到这些后王某更是深信不疑,此时“警官”要求王某提供财力证明并打开手机共享屏幕。王某在“警官”引导下开通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将5万元银行存款充入数币钱包中。由于屏幕共享犯罪分子掌握了登录、交易密码等信息,轻松登录了王某数币钱包将资金转走。

  凡是自称公检法并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真正的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或视频连线方式办理案件,也不会要求提供资金证明,更不会要求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和共享屏幕。

  2、钓鱼网站

  “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送红包

  案例:王某手机收到一条“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上面写着参加预约登记可获得888元红包,并附带了一个网址链接。由于前天王某在朋友圈看到“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登记”活动推文,便放松敬惕点开了网址。活动页面显示每存入1万元体验数字人民币可获得888元红包,王某根据页面提示转入5万元资金,心想着领一下红包,没过一会该网站就显示关闭了,王某方知受骗。

  诈骗分子利用大家对数字人民币的热情与好奇心,设计伪冒号记网站骗取资金。大家一定要在数字人民币官方APP进行操作,不要进入来源不明的“数币链接”,不要在来源不明的页面中填写任何个人信息或转账。

  

  3、资金盘诈骗

  充值“数字人民币”可以稳定增长

  案例:王某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了一位朋友,通过一两天沟通,骗子告诉王某可以炒作数字人民币来获利。声称有内部消息,买入5万数字人民币可以获得稳定回报。王某在骗子发送的链接中填写信息,在骗子引导下开通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将5万元银行转存至所谓的财务人员私人账户中。

  凡是声称投资有绝对稳定收益的都是诈骗,投资请去正规渠道,比如证券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牢记不汇款、不转验证码、不扫非官码、不点不明链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