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创建 |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绿色明德校园
点击标题下「文明宁波」可快速关注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西邻宁波月湖,“一湖洲屿,钟灵毓秀”。“镇心向善,明智崇健”是镇明中心小学校训,也是学校百年文脉的传承。围绕这一校训,学校以“明”文化为核心,积极打造文明校园,提升全体师生的文明素养。
美化校园,实现环境育人
环境美化用心
学校以生态文明为理念,遵循校园建设整体美、绿色植物环境美、人文景观艺术美、师生和谐文明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努力为师生构建绿色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空间。
校园内,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每个学习空间都绿意萦绕,既使校园环境优美,又能结合植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人格教育,丰富了绿色文明校园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环境育人目的。
环境净化倾情
学校发扬“我是校园小主人”精神,引导师生维护校园环境卫生。每日两扫,每周大扫除,学校几乎每一名师生都有卫生清洁责任分工,做到各负其责,用劳动共同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学校统筹使用各种资源,厉行节约。各班级成立了废物回收管理站,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班级节能员对班级资源使用实施监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来。班级照明灯、投影设备、水房用水、废纸回收利用、午餐剩饭剩菜等都有“小干部”监督检查,使学生养成了环保节约的好习惯。
课程融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学校引导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例如,在道法课上组织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在数学课上利用统计知识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环境污染及整治知识;在科学课上开展垃圾分类趣味游戏……课程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先行,传播多彩生态文明
学校开展党、团、队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学校志愿者,走入社区,宣传垃圾分类,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共创生态文明家园。
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德育活动。312植树节,开展“播撒希望,我为校园添新绿”校园种植活动。世界环境日,积极组织“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世界读书日开展“争做文明学生,创建美文明校园”主题演讲、主题征文活动。日常生活中,师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开展“包书皮” 比赛。引导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未来,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将以创建生态文明校园为起点,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师生心中,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共创明德校园。
原标题:《文明校园创建 |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绿色明德校园》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