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谈|原创舞剧《深AI你》:以艺术之眼透视人类与AI共生的未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有“心”吗,人类可能与人工智能产生“爱”吗?这是无数艺术创作者都曾有过的思索,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也有不少围绕着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展开的作品,在与人类共处的未来幻想中,有的是悲伤的,有的是恐惧的,有的是迷茫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已不再是未来科幻中才会出现的,它们已经触手可及,人类与AI到底会构建出怎样的未来?4月13日,当代舞剧《深AI你》即将在南京首演,总导演佟睿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原创当代舞剧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出品,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执导,当代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担任文学创意,由深圳市深圳戏院演出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担任主要的演出班底。
《深AI你》是一个在冷硬的科技外壳之下的温情故事,故事设定在AI深入人类生活的未来,年幼的小海因为丧母而变得孤独,AI陪伴的出现让小海不再孤单,AI陪伴在和小海的朝夕相处中渐渐有了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设定与真实感情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之前执导过的舞剧《大河之源》《朱鹮》两部都是生态题材的,常有人问我那第三部是什么?我就说我们下一个生态题材的可能就是人与科技生态。新的生态关系也许并不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人未来要面对的是和自己所创造出的新型的科技生态的关系。”佟睿睿表示,大约在两年前,佟睿睿有了制作一个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题材的想法,而深圳,这一座未来科技之城为《深AI你》的诞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在经过多方沟通协商后,《深AI你》项目开始启动。
这出舞剧与大多舞剧不一样,主演之一的AI陪伴是一位机器人,如何把握机器人的肢体语言创作,如何呈现机器人的动态是主创和主演们首先面对的难关。“我们的演员大多中国舞出身,他们用了大概三四个月去训练另一种身体的表达方式。”这出剧中的舞蹈不仅是一反中国舞之常态,和我们会在各种综艺舞蹈节目上看到的机械舞也大不相同,“关键在于舞蹈演员要把机器人的状态、感觉表现出来,其实难度不小,并不是说要把动作做得流畅,而是有一个框架,在框架中去寻求突破。”
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机器人演员们动作似乎是一卡一顿的,但其实每一个卡顿都需要极为精准的力度掌控,大到走步跳跃,小到手腕的摆动,演员需要有极强的肢体控制力才能呈现出类似机械摆动时的轻微震动感。在剧情的后半段,机器人“陪伴”还有一个逐渐“人化”的过程,她慢慢开始有了人类的感情,这微妙的转化过程也需要通过肢体动作来呈现,“它的动作慢慢的融化下来,像人一样,但是一刹那间又转化回去,它还是机器人,这实际上对演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这部舞剧还创新性融入了街头舞蹈,谈及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编排时,佟睿睿表示这或许是受到了题材本身的影响,“我认为我们对于未来或者当下的想象,人是更加自信的、从容的,街舞是一种比较放松的、自如的舞蹈形式,这对于观众来说也比较新鲜,看起来会有不同的感受。”有趣的是,本次演出中饰演幼年小海的小演员是个“意外之喜”,这个十一岁的孩子是一个街舞教室的小学员,主创团队在寻找街舞教练时意外在街舞教室发现了这个小演员,“他本身在舞蹈时是一个非常放松、状态天然的孩子,身上绝活很多,特别有意思,恰好能满足我们对于剧中幼年小海的想象。”这个灵动的小演员也为这部剧增色不少。
爱与AI的思考
虽然舞台上的机器人们有着冷硬的、银白的外壳,但是这出剧本质上是温情的,正如剧名中的“AI”谐音“爱”一样,这出剧紧紧围绕着“爱”与“AI”的思考展开,从剧情上来看,小海一开始失去了母爱,而忙于工作的父亲无法替代母亲的爱,所以寻找AI来弥补爱,AI的觉醒来源于它对小海的爱,AI最终的离开也是因为它对小海的爱,“我觉得全剧都没有离开AI,没有离开爱。我们希望能够在冰冷的科技外壳中安上一颗温暖的心,让AI具有人类的感情,表达出爱的含义。”
实际上我们也能感到,随着剧情的推进,对于小海来说,究竟是一个AI的“妈妈”还是一个人类的妈妈,边界已经开始模糊,“关于究竟什么是爱,是人类一直在探究的话题的母体。我认为未来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或许不再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我想文艺作品是可以预见我们即将、或者已经面临到的一个新的生态关系,这一点是我非常关心的。”
从《大河之源》《朱鹮》等佟睿睿过往的舞剧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一位非常关注当下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导演,生活在当下的人与过去的历史是什么关系,与我们生活着的自然是什么关系,我们于即将到达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关系,佟睿睿通过她的作品向观众叩问,“这一次很不同,科技的生态不是自然就有的,是人类创造的新的关系,人类和一种新的生态如何对话,如何共生,这一点很有意思。”
尽管在过往很多影视剧作品中,对AI的未来不乏持有悲观论调的作品出现,但佟睿睿仍旧对未来抱有希望,“我希望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可以和谐相处的未来,可以平衡人与科技关系的未来。”
“用艺术的透镜看科学”
让AI机器人去陪伴人,看起来好像很科幻,但其实这种陪伴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如今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的智能设备,个个都在往智能化、人性化的路子上走,就好比智能音箱,你呼唤它,它就能给你讲故事、放歌听,还能简单聊几句,这对于身处孤独中的人来也算是一份安慰。“你说AI陪伴的未来远吗?其实已经很近了,就在眼前了。”佟睿睿回忆到,在项目初创时,主创团队除了查阅、学习大量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资料外,也向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讨教了关于前沿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的问题,“我们在深圳和专家调研讨论时,就看到他们已经在研发一种陪伴型机器人,就像保姆一样,可以给你做家务,陪孩子写作业,还能照顾你,给你做饭,这种保姆型机器人很快就要生产了。现在科技与你一点也不远,已经渗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深AI你》并不会以说教的方式告诉你人要怎么和科技相处,人和科技应该走向什么样的未来,这部剧采用了更为开放的方式,把这一问题交给观众自己去思索,“舞剧的这种肢体的本源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是更为开放的,让观众去生发自己的理解,这部剧中的爱是自然而然的,很多复杂的、细微的情感在一起编织出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
科技走进生活,不仅是作为一种趁手的工具走进了生活,科技在无形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我有一天排练了AI妈妈最后因为爱离开小海的段落,排完了心里很难过,这种对于爱、陪伴的渴望是互通的,不管它是机器人还是人类,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爱可不可以被一个东西替代,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一个人能付出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是否能成为“爱”的标准?如果可以的话,在精密的算法下人会不会爱上陪伴自己的机器人?佟睿睿说:“我很喜欢尼采在《论悲剧的诞生》中的一句话,他说用艺术家的透镜看科学,用生命的透镜看艺术,这之中要探讨的是关乎人类的终极话题。”
摄影:粟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