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松文友主页集丨丁泳丹:春天被父亲炒得喷香
那雷,是干脆的,利落的;那雨,是爽快的,奔放的,不似秋雨缠绵悱恻,不似夏雨喜怒难测。
春风打碎了土壤,竹笋悄悄露出脸庞,自此春天有了味道。
春雨拥抱着阔别已久的大地,奏出了欢快的音符。
韵律之中,柔柔的噼啪声争分夺秒似的响着,土地拱裂、竹笋拔节,是大地萌生出的最灵动的音符。
资深的食客,怕是早已按捺不住性子,等着春笋化成珍馐,在举杯投箸之间品尝春天的滋味。
一种食材,千载春秋。苏轼先生把对春味的八分爱意和十分的人间烟火气留给了笋炒肉。
肉的香和笋的鲜满足了先生挑剔的味蕾,笔锋像是饱蘸着鲜嫩的肉汁,诗句调皮地随着热腾腾的香气一跃而出。
这份醇香滋味顺着寥寥数语,飘香了千百年。
父亲的锅铲甚是机灵,稳稳地接住了这博大精深的珍味,也成了我心中父亲的招牌拿手菜。
一提起春笋,我就有很多话可说。
春笋,可谓是蔬中珍品,别看做法简单,却实打实地是一道时令硬菜。
阳春三月,春笋上市,味道清新、营养丰富,笋体纤细、洁白如玉、美味爽口,是名副其实的 “菜王”。
炒、炖、煮、焖、煨,可荤可素,风味各异,皆成佳肴。
春笋纤细,是女孩子向往的曼妙身材,当然,比起圆墩墩的冬笋,它的卡路里也更低,若是清炒,更是清爽开胃。
可面对如此之山珍,谁还顾得了什么热量?肉,自古以来就是春笋的绝配,就像读李白的诗,就少不了那杯酒一样,就该天生一对。
父亲总能用铁锅把春天炒得喷香,春笋炒肉可是他的招牌菜。
春笋是很害羞的,用厚厚的笋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大篮子的竹笋去掉皮叶,除去根部,竟只剩一盘子的分量。
成年后的女生会把减肥当做终生事业,面对菜里油嗞嗞的猪肉,不禁让我对这道自己最喜欢的菜有些望而却步。
神奇的是,父亲总能把这道春笋炒肉做得恰到好处,鲜香不腻。
他做这道菜很有讲究,从备菜到炒菜都有自己的一套秘方。
比方就拿这个猪肉来说,不同于别人用五花肉,他要用称为“黄金六两”的猪后颈肉,这个部位的肉,几乎全是瘦肉,但是它里边儿有无数细小的肥肉,带着肉筋,纵横交错,不仅看着比较好看,吃着口感特别鲜嫩美味,又不会油腻。
“五花肉虽然吃着香,但是肥肉一多,就尝不到笋的鲜味儿,后颈肉香而不腻,你吃着还不用担心长胖。”果然还是父亲懂女儿既想饱口福又担心涨秤的顾虑。
我总觉得任何一家饭店里的竹笋炒肉都没有父亲做得那么清爽鲜香,即使是在高档饭店里吃到的口感,依旧比家里的差了那么点味道。
以前我总归结于是外面食材不会那么精挑细选,现在想来,家里的菜肴是为我而生的专属味道。
我喜好的咸淡、口感,是父亲做菜的秘方。
自己的担忧、喜好,都被父母看在眼里,他们默默地守护着孩子的一切,却没有太多言语,而他们的爱,从笋叶里悄悄地飘了出来。
而作为子女,又何尝不知父母的付出?可是羞于表达,只能笨拙地在爱的包裹下慢慢成长。
大火收汁,锁住香味。春朝把竹笋烹炒,翻滚在父亲的锅铲上,成了家的味道。
春笋口感鲜脆,一口一口吃下去,余味无穷,淡淡的笋香浸润在肉的纤维里,在口腔内萦绕。
香气四溢的春天在盘中如雨后春笋般,随着腾腾热气拱了出来,让街巷也幸福地咽了一下口水。
■作者:丁泳丹??■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