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招生批次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批次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

  本科第一批:

  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属重点高校、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

  本科第二批:

  一般为省属的非重点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

  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等。专科提前批:一般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高职)专业。如公安、司法、安全院校等高职高专,艺术和体育类的高职高专。

  

  专科提前批:

  一般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高职)专业。如公安、司法、安全院校等高职高专,艺术和体育类的高职高专。

  专科普通批: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有些省还分为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

  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顺序的志愿之间的关系,前批次如果不能录取,后批次仍有机会。

  高考录取注意事项

  1、录取期间如何查询已被投档:可以进入自己所在地的教育招生网,也可以去你填报志愿学校的官网查询。

  2、关于档案状态:

  考生可查到的档案状态有5种:

  自由可投:

  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

  已经投档:

  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没下载投档信息。院校在阅:院校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尚未确定录取与否。

  预退档:

  因为种种原因院校拟不录取该考生,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理由,经省招办审核同意方可退档。

  预录取:

  院校拟录取该生,并已提交省招办等待录检。只要你的档案状态为“已经投档”或“院校在阅”或“预录取”状态就请恭喜自己,不出现万一情况你已经被录取了。

  高考录取批次线划分的方法是什么

  所谓录取批次,是指高考录取工作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因为参加录取的高校较多,需要安排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由此形成了录取批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各省级招委会要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合理安排高校录取批次。

  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同一招生类型的招生计划在同一省(区、市)原则上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须与高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除教育部规定的情况外,严格控制提前批次录取高校和专业。高校被安排的录取批次与上一年度有变化的,省级招办应事先与高校协商一致后,再向社会公布。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此外,有些省份还设置了“农村专项计划”批次、自主招生批。

  

  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怎么区分

  1、录取分数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

  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的。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

  比如,今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本科二批、三批的划定方法同样如此。

  2、投档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为了招收到最优质、最适合的学生,也为了保证录取的圆满完成,90%的高校在调取学生档案时,都会超出计划数来超额调阅,这时候实际调阅数与计划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一般一所学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某院校计划招100个人,就会调取120份考生档案,之后按照筛选退掉后面多余的20个人档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