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哲学系硕士陈涛火了,跳蚤一样的人生,你愿意过吗?

  前两周,名校哲学系硕士陈涛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在社交平台上,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做过记者、企业公关、互联网。目前送外卖。爱好科幻、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天体物理、后摇等。

  

  他说,自己曾是《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资深记者,现在38岁失业送快递,投出上百份简历被拒,应聘出家道士年龄已超,并且问:不知道自己哪一步走错了?

  陈涛比我年长,学历和能力都比我强,但是年纪比他小的我,在此中也看出问题所在:

  做过许多工作,爱好很多,但是都不能长久坚持。

  这或许就是他走错的那一步,而且是很多人正在走错的那一步。

  01. 跳蚤一样的人生,你愿意过吗?

  有的人,天生兴趣爱好特别多,在某些方面也挺有天赋。

  就如在《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强》中,作者菲尔图有个表弟叫埃尔文,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绘画天赋,大家一致认为他在美术和艺术这块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也进去了艺术学院,但是从学院毕业后,他对美术和艺术的兴趣减弱了,他觉得终日与画笔打交道太枯燥了,转而疯狂地迷恋起音乐来。

  他还干脆停止了练习画画,开始组建起了自己的乐队,但是乐队发展并没有什么起色,他便又放弃了对音乐的追求,转而研究起做手工,他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也把作品放到网上卖,然而,很少人会看看他的手工作品。

  这件不成,他又去寻找别的感兴趣的事了。

  像埃尔文这样花很多时间去摸索,去跳来跳去的人生,我也经历过,甚至前几年还在经历。

  读书时,英语成绩一直都不错,便报考了英语专业,大学毕业那年,发现自己转而对文学有兴趣,开始跨专业考研,考研没考上,出来工作做了两年文职,出去找工作又开始跨行做外贸,现在年纪大了,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文职这一个岗位。

  有时我也觉得特别讽刺,但是,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一早没有规划好,过着跳蚤般跳来跳去换来换去的人生。

  02. 亡羊补牢,现在来种一棵树依然不会太晚

  因为走过颠沛流离,我更加觉得我那些一毕业就在一个企业上班的同学是有先见之明的。

  首先,他们的忠诚,让企业示他们为家人,即使是在企业艰难的时候要裁员,那也不会轻易裁到在公司奉献了十年之久的人身上。

  其次,经过在一个公司业务、专业能力的积累,他们常常基于能力和服务时间而得到了晋升,哪怕真有一天公司要辞退自己,手里有过硬的本事,也不用太担心。

  

  相比之下,我们跳来跳去,反而觉得职业选择是失败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是失败的。

  但是,难道我们就能因此自暴自弃了吗?

  有句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还有句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在这个不进不退、不特别老又不特别小的年纪,我认识到,需要珍惜时间,需要努力赚钱,在工作之余,腾出一些时间,为自己的未来作长远的打算,发展自己感兴趣而且能赚钱的事。不敢再懒惰,不敢再混日子,不然混的日子以后会反过来混自己。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复利不仅体现在理财投资上,也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哪里就回赠你复利的力量。

  

  现年54岁的轧钢高级工程师杨延就是运用时间复利的典型。他从一个学生娃一路成长为首钢工匠、市管专家,是由于他30多年来的坚持。他把“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钢轧好,轧出好钢”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最终成为主任工程师,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当然,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如果方向不对,努力也会白费。

  所以,认准一个自己可以进入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深耕,才有可能成为领域里有较高水平且难以替代的那个人。

  愿我们早日种出自己的事业之树,通过精耕细作,扎根成长,早日看到硕果累累。

  另,《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强》一书放本文末尾啦,感兴趣的可以读读哦。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强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19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