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自述:儿子突然“拒绝上学”,我做了4件事,成功改变他

  01

  在亲朋好友看来,我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女性。

  家境普通,一路靠自己考学走出小镇,成功在一线城市立足。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了车买了房,多年奋斗晋级为高管,管理着200多号员工。

  儿子出生后,成长环境优渥,衣食起居样样高配,我唯独要求一点:必须好好学习。

  作为一个通过努力实现成功的过来人,我已经把拼搏刻进了血液里。

  在这个激烈内卷的时代,哪怕孩子,也必须努力。

  特别是男孩,更需要努力。

  

  因为工作繁忙,从儿子上学开始,我就把他往各种补习班、特长班里塞。

  一方面,是因为我无暇陪伴,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儿子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玩乐上,多学点东西。

  小学阶段,儿子按照我的安排,成绩优异,是令人称赞的“别人家孩子”。

  众人羡慕的目光,更让我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一切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进入青春期后,儿子变得越来越逆反,不服管教。

  他控诉我不近人情,把他当机器,这么多年都被我逼迫着,不得喘息。

  可我却认为理所应当:这么好的条件,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变得更好了啊!

  亲子矛盾也在争吵中,日益激化。

  

  初一上学期,即将迎来期末考试。我花重金,去请最好的老师给儿子一对一培训。

  但才过了2周,儿子就说不想去了,问他为什么,他直接说:“太累了,不想去了。”

  我很生气:“课都排好了,你说不去就不去?谁不累,我天天上班,下班还管你学习,我更累!”

  可他躺在床上,就是不肯起来,我过去就想把他拽起来。

  可没想到,儿子胳膊用力一抡,差点把我甩倒在地上!

  我火了,冲上去拿起枕头使劲砸了他两下。盛怒之下,我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打完后手都在抖。

  让我更加无奈的是,从那之后,儿子的叛逆更加严重了。

  但我从来都不服输,儿子越叛逆,我越要管他,最后愈演愈烈,我跟他的亲子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

  直到一天,儿子冷漠的对我下了通知:我不去上学了。

  也不管我们怎么说,怎么劝,就是不听,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到凌晨,睡到中午才肯起床。

  我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用尽各种方法逼他上学,讲道理、训斥、责骂、哭诉......可这一切,都没有让儿子回心转意。

  直到有一天,我在他书桌上的笔记本里看到一句话,才瞬间惊醒。

  

  02

  看到他写的话,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冷静下来之后,我想了很多。

  再这样下去,我会把孩子逼到什么程度?

  可如果任由他放纵自己,他的学业和未来的人生,又该怎么办?

  我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学习,当发现自己搞不定孩子的时候,我立马就开始去学习如何教育青春期孩子,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过去十几年,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管理孩子!

  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怨妇一样,抑制不住内心的疑惑和委屈,向老师抱怨:

  我在公司把200多人的团队都带得井井有条,为什么却管不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我小时候,也是用功拼搏一路努力过来的,怎么没像儿子这么不堪重负?

  一心为了孩子,却把他推向了不想去学校的境地,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探讨,我渐渐触碰到了真相。

  一直以来,我都很确信自己的鸡娃方式,因为,我就是这样从小镇女孩,成功逆袭为大城市金领的。

  这样的路径依赖,让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坚信自己一定能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学霸。

  直到儿子厌学叛逆,最终发展到休学、亲子沟通破裂,我才在痛苦中觉醒,开始反思这一切。

  我所谓的成功,只是建立在学业和事业的基础上;但作为一个妈妈,我却根本不懂教育。

  

  这些年来,我踩了好几个坑,每一个其实都很严重。

  首先,我总觉得自己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把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功,等同于全面成功,在家中说一不二。我能带好团队,怎么可能管不好自己的儿子?那一定是孩子有问题,不是我做错了。

  其次,作为成功的“小镇做题家”,我拼尽全力改变人生轨迹后,对教育竞争也充满焦虑。这种压力让我迫切的希望孩子也保持家庭向上流动的趋势,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好、更远。

  虽然我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包办、逼迫、催逼,也是在无形中宣泄自己的焦虑。

  另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给了儿子太多的控制和压力。一直以来,我事事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万分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她的学习乃至生活我都一手包办、严格控制,我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

  表面看起来我实在爱孩子,但是即使在控制孩子。爱和控制是有区别的。爱,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控制,却会让孩子感到疏远和压抑。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念、教育技巧、沟通方法,也系统的看了很多书。

  每一天,我都有新的感悟,内心也充满自责:如果我能早点放下傲慢,觉察孩子的问题,寻求帮助,儿子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不去上学这一步?

  

  03

  看着儿子生无可恋的状态,我开始用行动去唤醒他,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一步步帮助他走出房间,走回校园。

  第一步:放下我的焦虑,静下心来,全身心陪陪孩子,重建亲子关系

  想着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十几年,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从来没有好好休息,陪陪儿子。

  为此,我做了一个决定——休假2个月。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让自己的焦虑、着急不再去影响孩子,给孩子塑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家庭环境。

  通过学习,我的焦虑大大降低了,笑容也逐渐变多了,身体跟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

  因为有了自己的事情做,我自然不再一天到晚担心牵挂孩子,我开始知道,我自己也很重要,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调理情绪状态。

  当我自己变得平和阳光,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时候,每天笑容挂在脸上,儿子自然而然就亲近我,想要和我说话,我也就有机会无形地影响他,带动他,一起来调整,改变。

  

  第二步:跟孩子相处时,不要用成年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

  因为我自身工作要求高,很追求高效,所以之前,我很看不得孩子有放松的时间。

  每天都会给他额外安排学习内容,周末,也用补习班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日程,连接送都只争分秒。

  我这样“管理孩子”的结果,让儿子疲惫不堪,厌学情绪浓厚,反而损伤了他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现在,我把这个年龄段独有的节奏还给孩子,让他适当的放空,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这种接纳,让儿子去循序渐进的反思自我,获得跟心智年龄匹配的成长。

  

  第三步:学会耐心倾听,给孩子犯错的时间和空间

  在工作中,为了高效完成目标,推进项目,我习惯了一针见血的找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因此,在面对孩子时,我也耐心不足,一眼看过去,看到的都是问题。

  接着就不断的指责,批评,督促他快点改变。

  但这样的外部施压,并不能让儿子真正做到我想要的快速改正。

  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并给出答案,才可能慢慢习得,改变行为。

  我告诉儿子,之前妈妈太想当然了,把你逼得太狠了,并不懂教育,也没有体谅你的感受。

  现在,妈妈会不断学习、改变,跟你一起慢慢找到状态。

  儿子“冰封”的心也逐渐松动了。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也确实做到了——放下过去的指责和纠正,耐心倾听,接纳包容。

  

  第四步:给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做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他一起面对困难

  经过前面几步,我能感觉到,儿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变得愿意跟我沟通,重新对我敞开内心,表露真实的想法。

  儿子告诉我,不去上学后,他也非常恐惧,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在群里看到同学每天正常上学放学,感觉自己就好像被同龄人抛弃了一样。

  可是一想到学习的压力,又鼓不起勇气重返学校,只好浑浑噩噩的躲在房间里。

  只有在刷手机、打游戏时,大脑才能不去想这些事。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息和放松,他觉得,待在家里其实也很无聊,每天同学来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自己其实也想回去,但觉得就这样回去一是没面子,万一同学嘲笑看不起自己怎么办?二是万一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我静静地听他倾诉完,和他说:“听到你这样想,妈妈特别开心,为你愿意分享内心想法开心,也为你愿意回到学校感到开心。你说的2个问题,我和爸爸跟你一起面对!”

  第二天,我们一家就去找了班主任老师和几位科任老师,和他们表达了孩子想要回到学校的想法,获得了他们的肯定与支持;儿子还去班上找了几位要好的同学,同学们热烈地表示了欢迎,还约着放学后一起去聚餐吃了饭。

  

  第二周,在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下,儿子成功复学了。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挺顺利,看着他恢复阳光自信的样子,每天和同学们一起笑着放学的样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儿子内心的力量回来了,我觉得我那迷失的儿子,终于回来了!

  经历过这段风波,我深深的体会到,家长真正活好自己,不把眼睛一直盯在孩子身上,从根本上改善家庭氛围,让家庭变成一个宁静有爱的环境,孩子一定会随之改变!

  我也发现,承受着相同痛苦的远不止我一个人,远不止我们一个家庭。

  因此,我强烈推荐,正在为孩子厌学,叛逆,不想去学校等问题焦虑着急的家长,和我一起参加“拯救青春期叛逆、厌学、休学孩子”父母成长课程。

  在这里会有老师1对1帮助你,指导你,陪伴你一起一步步走出当前的困局。课程现在仅需9.9,一杯奶茶钱,点击下方卡片即可报名,千万不要错过~

  拯救青春期叛逆、厌学、休学孩子——超级父母成长课程淘宝月销量58¥9.9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