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分板块︱80道教综必背论述题(51-55)
原标题:拿分板块︱80道教综必背论述题(51-55)
▲ 点击 蓝字关注,后台回复 礼包获取 招教干货
70道辨析题已经更新完啦
接下来继续学习干货
80道教综论述题赶紧来打卡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51-55)
51
联系实际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考生可结合实际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52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客体永久性”的形成;③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④延迟模仿的产生。
(2)前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①早期的信号功能;②自我中心性(中心化);③不可逆运算;④不能够推断事实;⑤泛灵论;⑥不合逻辑的推理;⑦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⑧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3)具体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①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②可逆性;③守恒;④分类;⑤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①命题之间的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③类比推理;④抽象逻辑思维;⑤可逆与补偿;⑥反思能力;⑦思维的灵活性;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53
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前五阶段)。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54
有老师说:“青春期的孩子爱跟老师、家长对着干,破坏力很强,必须严加管教。”对上述观点做出判断和分析。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①对抗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一,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第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第三,独立意识。
②应对策略:
第一,纠正孩子的不良认知。通过分析找出不合理对抗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错误思维方式,加以改正。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引导孩子自尊要恰到好处。青春期的孩子因怕别人了解他的短处而极力掩盖自己的不足,所以当别人触及时,就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以致引起了对抗。这种不让别人指出自身缺点的自尊是不恰当的,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以后努力也有了方向,因而应该感谢别人的直率和真诚。第三,行为重塑。这是最积极的方法,即针对不合理的对抗行为、对抗心理找出相应合理的表达方式,然后依据合理的表达方式积极进行训练,直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凡事都能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对待。
55
试分析成人与少年期孩子心理冲突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1)原因: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闭锁性也是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之一。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这种闭锁性首先表现在出现了“内心的秘密”。青少年的闭锁性还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作回答而拒绝回答。学生进入少年期后,经常表现出与家长、教师的对立,表明学生出现了反抗心理。
学生出现反抗心理和行为的原因有:
①独立意识受到阻碍;②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③个性伸展受到阻碍;④成人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反抗的倾向。
(2)教育对策。
①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教育,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②尊重少年期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中学时期的个体由于开始寻求独立,可能会表现出拒绝接受成年人的建议。要摆脱父母的控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是一个正常而必需的过程。这样,教师角色和父母的相似就意味着拒绝教师的权威,正如拒绝父母的权威一样。少年期学生一般愿意以类似成人的行为做出反应,这一原理意味着:第一,少年期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第二,绝不应该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少年期学生;第三,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第四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同样一个管理措施,在小学行得通,在中学就不一定行得通。
③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
④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第一,正确地看待父母;第二,学会理智地对待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第三,与父母沟通,青少年要多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
学完记得留言“打卡”喔~
学完记得 打卡点在看哟
*如果你对当地考情有任何疑问,或者备考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会有专业的老师为你答疑解惑喔~
温馨提醒
● 扫码 进行在线咨询
为你答疑解惑
更多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更多备考福利
拿分板块︱80道教综必背论述题(46-50) 2023-04-13
拿分板块︱80道教综必背论述题(41-45) 2023-04-12
拿分板块︱80道教综必背论述题(36-40) 2023-04-11
回复 逆袭获取笔面资料包+精讲课
回复 上岸获取全套思维导图电子版
回复 通关获取招教面试大礼包
回复 视频获取知识点讲解视频
回复 咨询为你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