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挖掘生命的价值,比被动安排有趣多了

  

  刚翻开一本书,一张关于“书”的折叠海报就从眼前掉落。我俯身拾起来,翻开它打量着。

  每次生活中遇到微小的变动,我相信,一定会有些什么随之而来的启发。于是,我静静地看着这张纸,每一幅插图,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创意与灵感的故事。

  这本书翻过好多次了,而这张纸,从来被我忽略。就在刚才,我才注意到,图一的盆栽,向四面伸展开的不是叶,而是笔。

  你不能等待灵感自己找上门来,而是要向四面八方去主动探索、挖掘。

  就像一盆花,它的叶子会向四周生长,即便有一个方向长势不那么好,另外的方向,总能有长得还不错的。

  

  把自己打开、伸展开的时候,就拥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姿态。

  创意之门愿意为一个人打开,也是因为他首先愿意把自己完整地交付于整个创作过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一套自己在生活中立足的方式。

  农人靠对作物生长规律的熟知,与土地协作;

  建筑师靠他的创意和设计;

  插画师靠他的审美和非凡造诣;

  ……

  对于一个喜欢文字的写手而言,手中的笔、眼前的电脑,就是他开路的“利器”,是等待发出的箭。

  

  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得上准备好了,也许你永远准备不好。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先起个头儿,写文章也不例外。

  有时候你坐下来,打开电脑,大脑一片空白,请感谢这样的空白吧,空白,意味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

  你盯着屏幕,手不由自主地敲下几个字。也许那些字毫无意义,甚至糟糕透了,不要怕,请继续。不到最后的时刻,你就不缺修改的机会。

  一旦写下来几个字,好了,注意力就被集中起来了。

  接下来的每一个字眼,都将牵动着你的思绪,或快或慢地行进。

  在写的时候,灵感就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从你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溜走。

  不过没关系,你把时间都浪费在了喜欢的事情上。这些时刻,远比空想、等待更有意思。

  尝试着主动去挖掘生命更多价值,比被动安排有趣多了。如果不自己体验,又怎能感知到这份意趣呢。

  

  相比熟悉的环境,陌生感,有时候反而能使人将思路打开。

  熟悉的环境,太过于“安全”了,安全到近乎“安逸”。

  而创意,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突破,突破那种“惯性思维”或环境的壁垒,让思维“跳”出来,迈出一步,甚至更多步。

  若要探索,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在风险中往往又潜藏着无限可能。

  勇敢这种品质,就是拿来挑战用的,不然,就会慢慢消弭了。

  生命不会永远年轻,但可以永远保持适当的勇敢。当然了,“永远”是不存在的,不如说有生之年吧。

  昨天还信誓旦旦地说,我相信路都是相通的,所以很少迷路。下午的时候,找一个快递柜,就找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这一个多小时,也没白白耽误。

  寻觅的途中,下意识地记住了很多平时不太注意的标识,还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名称,还发现了往后可以去哪里采购新鲜的蔬果。

  另外,又有一份意外的小惊喜:误入了另一个小区,近距离看到了花,看到了树,刚浇过水的泥土,散发着自然的气息。

  不怕失误,偶尔迷糊,别恼,生活依然是有意思的。

  生活的诗意,并不在于慢条斯理、稳扎稳打、永不犯错,而在于能从失误中精神饱满地走出来。

  带点诗意的心,全心全意地活在生活当中。

  把觉知、发现、试错、经历、成长,都融入生命当中,在生活里次第展开,这样的绚烂多彩,就是岁月馈赠的礼物。

  素履,90后写手,善许光阴,素履以往。

  【往期笔记】

  成为自己,是一生要做的事

  最好的时间,莫过于“正当此时”

  余华《活着》:看淡了人生的无常,就懂得了时间的慈悲

  悦纳生命的每一阶段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