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划定公务员范围:这八类人员才属于公务员,哪些不是?
2021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公务员范围的通知》,明确了哪些人员属于公务员范围。此通知的发布意味着公务员范围的划定进一步明确,对于公务员的招聘、管理等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这八类人员到底怎么划分,哪些人员被划定为公务员,哪些人员不是公务员,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认真探讨。
1.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授权管理的组织(委员会、办事处等)的工作人员;
2.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机构职工担任的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科研、教育、文艺、卫生、体育、编辑出版等职务的人员;
3.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司法鉴定机构专职人员;
5.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
7.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监狱、拘留所、收容遣送所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
8.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调解、仲裁、监察等公共服务职能的人员。
公务员是国家管理的主体之一,是国家机关的核心力量。其职责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稳定、群众安全等重大问题,所以必须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划定公务员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规范公务员队伍:划分公务员范围可以明确公务员的身份,规范公务员队伍。这样有助于各级政府清晰公务员的职责、权限和权力,保证公务员队伍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2.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划定公务员范围可以帮助政府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工作机制,这样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加强绩效管理:划定公务员范围有助于建立绩效评估的机制,保证公务员按照职责履行工作,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人民服务。
1.划定标准:划定公务员范围需要确定划定标准,明确哪些职位的人员可以被划定为公务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划定。
2.公开透明:公务员范围的划定需要公开透明,让社会、媒体等第三方可以进行监督与评估,使划定工作更加规范,透明。
3.防止“脱公入民”:划定公务员范围应该避免“脱公入民”现象的出现,必须把握好界限,使得公职人员不会通过转移工作单位或职务变动等方式,规避公务员身份。
4.厘清职责范围:划定公务员范围要充分考虑职责范围和权力范围,不能因为工作性质相似而混淆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队伍是国家管理的主力军,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划定公务员人员的范围对于公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明确公务员队伍范围的情况下,才能让公务员队伍中的每一个人员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力量,为国家和人民群众尽最大的努力。
同时,公务员队伍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务员的职责和责任会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因此,划定公务员的范围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总之,划定公务员的范围是保证公务员队伍正常运转和有序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相信在之后的工作中,相关部门会更加科学地制定划定标准,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监督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和能力,为人民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