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生迎来消息,报考规则或有调整,学生看后表示早该如此

  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众多学子“逆天改命”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高考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无论是三无考生,还是富家子弟,在高考面前,都要拿成绩说话。

  学生勤学苦读十几载,最终通过高考进行一次大检验,也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收官之战,如若能取得好的分数,学生会感觉没有遗憾,但如若发挥失常,可能会在内心中埋下遗憾的种子。

  

  其实对于考生而言,高考成绩并非决定未来的重要因素,因为高考过后,还有更为重要的报考环节,常言道“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并非说高考成绩不重要,意在强调报考的重要性。

  每年都有部分考生成绩平平,却充分利用报考规则,最终捡漏上名校,同时还有一些考生,本来高考成绩不错,不过在报考环节不够谨慎,最终白白浪费了高考分数。

  

  高考完美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报考双一流院校,成绩稍差的考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过还有部分考生,本来成绩不错,却因为粗心大意,没有被理想院校录取,不过在考生看来,问题并非完全出在自己身上,都是学校名字惹的祸。

  

  这位考生名叫小宇(化名),是四川的一名考生,高中三年一直在奋笔疾书,最终取得630分的好成绩,这样的成绩报考一所双一流院校不成问题,为了增加优势,小宇将目光索性本地985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以小宇同学的成绩,再加上本地生的优势,他被录取并不成问题,即便选择该校的王牌专业,也胜券在握,小宇一家人都激动不已,可当受到录取通知书后,小宇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甚至崩溃大哭。

  

  原来当初在报考阶段,小宇同学一时疏忽,并没有选择电子科技大学,而是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看似差不多的校名,实则却天差地别。

  小宇目标院校--电子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985高校,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里的毕业生自带名校光环,未来就业更具优势,相比之下,后面加上“成都学院”四个字,则变成了一所独立院校,含金量比较低,甚至不被企业认可。

  

  其实像小宇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常有一些院校在校名上“做文章”,混淆学生的视觉,甚至还有不少野鸡大学,也采用这种套路,坑害不少考生。对此有关部门下发通知,将进一步调整报考规则,尤其是那些独立院校,意在从校名上蹭名校热度,以后将不复存在。

  教育部明确表示,高校在命名时,可以清晰分辨出院校级别,比如本科类院校,后缀要明确显示“某某大学”,或者“某某学院”,而专科院校要标出“某某职业技术学院”等字眼,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

  

  看到常有考生因为粗心大意而报考失误,甚至上了野鸡大学的当,让高三考生担忧不已,学习本来就十分辛苦,好不容易考出满意的成绩,如若因为报考问题而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着实有些可惜,自己的人生也面临转折。

  如今听到官方这一消息,考生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我国高校有3000余所,虽然都有各自的校名,但不仔细区分,乍一看有很多“双胞胎”院校,学生稍不注意,就可能选错,未来的人生轨迹就此更改。

  

  对于这一调整,不少网友也表示赞同,早应该如此,这样就会减少学生报考失误率,让学生在报考环节,不再留有遗憾。

  虽然对于高校名称进行了限制,但考生在报考期间,依然不能疏忽大意,从校名到专业名称,一个字都不能差,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

  

  学生要根据实际分数,选择与之对应的几所院校,并确定报考城市,随后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确定院校前,有必要了解院校本年度的招生计划,以及往年的招录分数线,不同专业都要进行了解。

  

  考生在报考时,不能过于保守,要充分利用高考成绩,争取跻身更高等级院校,但也不能好高骛远,明明分数线相差一大截,却抱着侥幸心理非要选择,毕竟能捡漏的考生并不多,而且大多为冷门专业,学生一定要慎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一起创作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