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港澳,南沙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崭新的大学里、在热闹的基地中、在熙熙攘攘的港口旁,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本,正如潮水般向广州南沙涌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正在南沙走深、走实、走细。

  走深: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01

  香港圣保禄学校、香港英华书院、澳门培正中学、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广州执信中学……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内知名的名校师生聚集南沙,探索助力湾区展望更好未来。3月31日下午,2023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在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正式启动。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多所优秀学校代表用三天的时间走进科研一线、走进先进企业,了解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在广州南沙,

  频繁的大湾区人文交流

  和商务拜访几乎已成常态。

  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首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就率香港工商界80人考察团考察南沙,在港澳掀起一股“到南沙去看看”的热潮。随后,港澳商协会、传媒、企业家……再加上各单位各界组织的南沙考察团络绎不绝,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维度观察评估南沙,带来这个新春的新视角、新机遇。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分析指出,疫情管控放开后,南沙和港澳之间的往来之频密,在其他地区是看不到的。“自从去年6月《南沙方案》落地以来,许多境外的企业客户都在找我们咨询南沙的政策和环境,释放出很强烈的访问意向,预计都在今年实现。”据梁伟坚介绍,这也是普华永道选择将广东咨询业务总部正式落户南沙的原因,资源、信息、技术向南沙加速涌入,而且从南沙出发去到大湾区的任何城市都很快捷。

  立足于香港的全球性老牌银行——汇丰银行于2020年在广州南沙兴建其首家全球培训中心。“每周汇丰都有同事从香港过来南沙做业务、谈订单。近两年,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南沙出台的跨境金融政策逐一落地。与此同时,南沙的绿色金融链条已经打通,从企业、市场、金融机构、认证机构都已在南沙集腋成裘,绿色金融正在成为南沙发力创新金融和跨境金融的新路径,被国际市场认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行长程卓雄告诉小南。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制度对接

  在南沙走向纵深,

  对下一代影响深远的大学堂

  将在湾区大未来中发挥大作用。

  在南沙庆盛,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同时于去年9月开学。

  从2021年12月破土动工,到2022年8月交付,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的建设只用了八个月时间。距离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不到10分钟车程,港科大(广州)标志性的红鸟傲立在新校园前。这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高端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在南沙也仅用了20个月建成,总建筑面积为633265平方米。

  

  “民心创造奇迹的背后,是万千力量的汇聚,是对教育信念的笃定,是融入国家发展的追求与实践。”该校总校长潘淑娴博士动情地表示。

  “我来自香港圣保禄学校,这次是我第一次过来大湾区,心情非常激动。今天在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和港科大(广州)的参观学习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看到民心这么好的校园以及体验港科大(广州)海陆空创客空间和元宇宙合影,我非常希望以后有机会也可以来大湾区学习和发展。”现就读香港圣保禄学校中三的梁思睿同学这番感受,是这次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暨未来人才计划同学们的共同心声。

  

  在两所学校日复一日的成长中,

  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渐渐成为潜移默化的存在。

  在珠江的浪潮奔涌下,全球首个5G+北斗导航的全自动化码头在南沙港四期建成。

  “可否在南沙和香港共同推动建设双循环示范区?”看到南沙的航运基础后,招商轮船总经理王永新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南沙和香港应该共建一个组合港,不仅仅是错位发展,而且在双循环的前提下,因为南沙的内贸特点非常突出,香港的国际枢纽又特别突出,如果两个港口能够共同建设,一起推进,把两个港口变成一个国际化的枢纽港、双循环港,对于国家、整个大湾区的港口布局的优化都大有裨益。

  

  走实:

  实体机构推动实际合作接连落地

  02

  创享湾,

  一个加速汇聚

  港澳和国际元素的后起之秀,

  正逐渐成为蕉门河畔

  冉冉升起的闪亮之星。

  

  南沙全区过半数面向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创享湾设立运营。更让市民倾心的是,澳门的瓦煲咖啡、香港鸡蛋仔、米其林餐厅……原汁原味的港澳烟火味道也在创享湾一网打尽,抚慰来此地打拼的港澳青年的胃口和心灵。

  早在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之前,南沙已经在创享湾提早谋划落地了一个定期开会、不定期落地新项目的实体机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下称“咨委会”)。2021年4月正式成立的咨委会由23名来自香港和13名来自内地的政商学界精英、行业翘楚担任,是粤港全面合作的“思想库”“参谋部”和“超级联系人”,下设商贸、科创、金融、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等14个专业工作组,分头与南沙当地政府部门形成的小组联系互动,推进该领域内项目落地和交流合作。

  为了集聚香港商协会而于2021年10月正式启用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已经吸引了30家香港非营利性机构加入成为会员,成为内地首个香港商协会集聚平台。

  

  全面通关之后,南沙携手港澳、面向世界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2023年3月底,南沙在创享湾启用了面向香港、澳门和国际的“港澳商协会之家”,首批进驻15家港澳和国际商协会,一个国际化特色的“倾”沙龙品牌同时诞生。

  在粤语中,“倾”是讨论、聊天的意思。创享湾“倾”沙龙的“倾”蕴含三层含义,“倾听”声音诉求、“倾谈”项目想法、“倾情”做好服务,意在打造富有港澳特色的轻松沙龙品牌,围绕大湾区发展机遇、大湾区政策资讯、文化交融及规则衔接等不同主题,邀请南沙区内相关部门与进驻港澳商协会之家的商协会面对面沟通,解决入驻机构的实际诉求,推动双方交流合作。

  

  港澳商协会进驻后,会有哪些发展谋划?

  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林淑仪提出,要进一步聚焦南沙的香港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规则衔接问题,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港人在内地的发展。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李从正表示,未来可联动香港工会联合会,共同帮助港澳青年在内地更好发展。

  斐济国际商会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李浩林表示,该商会两年前已和南沙合作,在南沙水鸟世界打造了斐济风格建筑。进驻港澳商协会之家后,他计划在南沙置业,把家搬到南沙,并在南沙注册公司,把相关业务集中到南沙,专心在南沙扎根发展。

  在这些港澳及国际商协会的推动下,

  规则衔接深入推进,

  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3月30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香港工会联合会在广州南沙举行跨境合作启动仪式。现场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中山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中心)、广州市南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香港工会联合会签订协议,在香港开设7个广东社保服务点,为香港居民及在港居住的广东参保人提供线上、线下社保业务,实现“足不出港”的便捷服务。

  “家门口就能办广东社保,很方便。”萧惠萍作为一名在南沙工作的香港青年,对该举措赞不绝口。

  

  去年,首批16名港澳人才获颁职称“广州市南沙区内地首批港澳工程人才职称证书”。取得职称证书的港澳人才在内地承接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将享有与内地工程师相同的资质和待遇。

  如何解决港澳人才在专业服务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广州南沙交出自己的“人才答卷”:港澳工程领域建筑、土木、规划、园林景观、屋宇装备、能源等20个专业的职业资格人员,符合一定条件即可直接申报相应等级的职称,最高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无需逐级申报。

  “居住有港澳青年公寓,教育有正宗的港人子弟学校和港科大(广州),医疗有来自香港的金牌全科门诊,就业和创业道路上的障碍都被发现和解决。在南沙,很安心。”来自香港的华众联创工程顾问三地联营事务所工程师闫澍博士如此表示。

  

  走细:

  细分领域搭建湾区融合“毛细血管”

  03

  推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南沙距离世界越来越近。

  四月的南沙春意盎然。站在南沙客运港一侧的中交国际邮轮广场,伶仃洋尽收眼底,对岸的鸦片战争虎门炮台见证着这里的世纪风云。放眼四周,30多万平方米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优质空间虚位以待,3月底,全国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在这里挂牌成立。

  大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粤港澳高端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乘着去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的东风,南沙正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高水平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全力吸引高端法律、财税、咨询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及人才在南沙聚集发展,让南沙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最便利、最快捷的地方。

  

  事实上,“南沙服务”近年已喷薄而出。随着南沙规则衔接“软联通”提速,港澳律师已抢抓湾区建设新机遇,去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领证仪式在南沙举办,首批获准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

  广州市律师协会会长黄山表示,南沙区一直致力于为境外投资企业构建全方位的服务,包括积极推动国际化法律服务先行示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已入驻3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黄山认为,由政府牵头,搭建包含政务、法律、会计、税务、金融、保险等现代高端服务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将为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开放大局提供强大助力。

  

  小南了解到,《南沙方案》发布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制定下发南沙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南沙企业所得税等三项政策文件。今年一季度是三项政策的首个申报期,截至目前已实现政策直达首批受惠的市场主体,其中10户企业享受15%税率企税优惠政策减免近3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不管是在涉税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或税务服务过程中,企业都会涉及其余两个行业的支持,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与律师未来将会共融共生,相互支持,提升执业水平,有利于在南沙形成服务的协同效应。

  在诸多政策举措的支持下,眼下南沙正着力推动粤港澳三地行业规则机制“软联通”、财会人才“智联通”、业务协同“链联通”、凝聚“湾”有引力,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高端专业服务三路“大师”队伍正加速在此汇聚,服务高端服务业向好发展。

  

  更多细分领域的人才

  来到南沙,发现南沙,看好南沙。

  4月2日,粤港澳大湾区卓越工程师研修班第一期综合班结业典礼在南沙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30多名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徒步活动等,三地人才成为“同班同学”,共探湾区融合发展新未来。

  3月18日晚,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轮滑邀请赛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举行,来自粤港澳130多支队伍1200多名青少年轮滑运动员和爱好者参加赛事,其中港澳选手近200名。“走到大湾区,走到南沙来,我才发现这里的生活很精彩,有这么多美食,这么美丽的港口,这么有趣的同龄人,我希望毕业后可以来到南沙工作和发展。”在轮滑邀请赛上,在香港厂商会蔡章阁中学读中三的王同学告诉小南。

  

  

  小南带你看

  南沙大桥交出4周年成绩单,还有一座大桥即将通车

  享美食、叹美景!乘坐这条“宝藏”公交线路,畅游南沙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Kakin

  文字:罗瑞娴

  图片:资料图

  投稿邮箱: 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