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学子: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权重,探索将艺术纳入高中录取计分科目

  4月23日,广州日报记者从佛山市教育局获悉,《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和《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印发。这两份方案分别对体育和美育工作提出了目标和相应举措,在评价体系方面,方案分别提出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的分值权重、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体育:

  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

  《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从三个时间节点提出3大目标,到2023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50%以上。

  到2025年,全市学校体育综合实力实现均衡发展,学生熟练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55%以上。到2035年,全市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构建,20所体育特色学校综合实力全国示范引领,多样化、现代化、特色化的佛山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基本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60%以上。

  

  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的特色体育课

  围绕3大目标,该方案从“教好”“办好”“管好”提出3大举措,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评价监督机制。

  其中,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与标准,不断拓宽课程领域,把校内体育锻炼、竞赛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安排。从2023年起,在全市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力争2025年全面实施。同时,强化校内外体育锻炼。中小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课间安排学生适量室外活动和放松,在没体育课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活动。落实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两操”制度,有效控制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

  在完善评价监督机制方面,方案提出将“体育素质”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小学重点考察体育日常参与及体质健康达标率。初中推行“素质评价+统一考试”的中考体育模式,改进中考体育计分方法、优化测试内容,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的分值权重。高中实施体育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素质评价+考试”的模式,测评成绩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美育:

  中小学校美育课100%开课

  《佛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确定了到2023年、2025年、2035年的工作主要目标。到2023年,全市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开足开齐美育课程,配齐配强美育教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中考美育改革全面实施。

  到2025年,全市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熟练掌握1到2项艺术特长,学校美育特色办学效果显著,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提升。

  到2035年,具有佛山特色的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现代化的学校美育体系全面形成,佛山学校美育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示范引领作用。

  

  禅城东华里小学第二届体艺节

  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该方案要求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力争到2025年在中小学校增设舞蹈、戏剧(粤剧)、影视、书法、摄影、陶艺、剪纸等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同时,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将艺术课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到2023年,全市中小学校美育课开课率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还提出推进艺术评价改革。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顺德区为全省试点区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将评价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起学校艺术教育和学生综合艺术素养多元评价制度。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建立信息化测评系统,创新测评方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嘉敏 通讯员:王蓉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成通、冯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