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小恒盛校区美术组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暨非遗说课展示
一堂好的课堂,犹如一段音乐,曲调抑扬顿挫,节奏明朗,令人陶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积极备战合肥市教科院举办的美术学科“非遗”说课比赛活动,4月21日上午,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美术组徐婷老师和陈起锦、陆文静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特邀安徽省教坛新星陈汭老师到校指导,学校高度重视,该校校长童乃梅,副校长马璇及其全体美术组老师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徐婷老师的非遗说课,从葫芦入手,结合学校教育现状,将自己的剪纸社团和学校国画、书法、以及葫芦烙画社团进行融合与创新,设计了一套葫芦烙画的融合课程体系。本次说课的课题为《巧趣卯兔》,徐婷老师从非遗背景,课程设计依据,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尊重和保持学生的探索欲和尝试欲,让学生从比一比、想一想、摆一摆、变一变等多个环节的自主探究学习中,通过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将剪纸形象的小兔子烙在了葫芦上,并制作成钥匙扣,将传统工艺品变文创作品,延续历史文脉,传承非遗文化。
陈起锦老师的课程《认识中国画》,从展览的角度入手,专业性强,讲解了诸多国画中的专业知识,对用笔,用墨,用色中着重进行了讲解,让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区别以及韵味。在欣赏作品时以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缓解分析难度。在学生感受水墨的过程中,进行了一幅完整的示范,细心专业的讲解让学生更能理解水墨的含义。课程最后,陈起锦老师也对中国画的发展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富有专业知识的一堂课。
陆文静老师的《认识中国画》从鉴赏的角度,强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国画之韵味。从中国画的题材之美、风格之美、笔墨之美、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阐述,板块内容条理清晰。通过有趣的卡通视频介绍“墨分五色”,紧接着出示《六柿图》直观展示笔墨变化的应用,并通过简短几分钟的小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感知。最后的国宝典藏《千里江山图》,创作场景再现,更让学生身临其境。整堂课学生生成很好,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喜欢的中国画作品写出了独到的见解。
活动结束后,陈汭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首先对徐婷老师的非遗说课给与充分的肯定,设计完整而丰富,对文化的“守正创新”方面,强调对“创新”方面再加以深化,并对最终文创作品的呈现方式加以完善。之后,大加赞赏陆文静老师和陈起锦老师课程选择上,大胆挑战欣赏领域内的国画范畴,欣慰年轻老师的成长速度,并对课程设置里的具体细节进行了中肯的点评指正。
活动之余,副校长马璇与陈汭老师对该校美术组专业发展寄予厚望,并探索“葫芦烙画”美育课程与义务教育现阶段倡导的劳动教育相结合,有效促进了“五育并举”。(图文/陆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