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阿尔托和海牙,伦艺面试官就像天使一样温暖

  原标题:对比阿尔托和海牙,伦艺面试官就像天使一样温暖

  欧洲院校的面试真的好像毕业论文答辩,比如说参加阿尔托面试时,几个老师轮流围着我问,问题又细又尖锐,真是防不胜防,我都想不到居然还能问这些问题。

  对比起来英国的老师就和蔼多了,像天使一样温暖。

  目前还在准备其他欧洲院校的面试,面对欧洲这个难度吧,我不慌。毕竟我现在手握皇艺、伦艺、爱丁堡的offer,无论如何肯定是有书读了,欧洲的话随缘吧~

  |本期分享学员|

  

  M同学

  汉艺22届学员

  本科 中国传媒大学 摄影

  获 皇家艺术学院 信息体验设计 MA

  皇家艺术学院MRes

  伦敦艺术大学 艺术指导设计 MA

  爱丁堡大学 平面设计 MA offer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机构辅导我编导知识,我却拿下了中传摄影的录取通知书。

  喜欢摄影的人很多,但说到去读摄影专业,感觉大家还是会犹豫一下的,我也是如此。

  一开始没想过要选这么猛的专业,只是高三那年正巧听了场宣讲,正巧听到摄影、编导可以艺考,正巧家里支持,于是半路出家,头脑一热地去报名了。

  当年报机构学的是编导和摄影,结果机构嘴上说着都教,最后教的全是编导,摄影作品集几乎是我自己做的,没想到的是我编导没考上,摄影倒是考上了。

  嗯,人生就是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巧合。

  

  做作品集的过程

  后来上大学,我又在想摄影专业以后出路是什么呢?

  想得还挺焦虑,跑去看了别人的各种选择,然后我选了留学,来到了汉艺。

  事实证明我这个想法还挺超前的,因为我现在班里的同学也多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gap一年再继续深造,大家都卷起来了,我这属于早卷早超生吧。

  我来汉艺来得早,用了两年的时间慢慢磨作品集,整个经历那叫一个悠然自在、不紧不慢,总体而言很顺利。

  

  在汉艺上课

  如果要对比汉艺上课和我本科上学的不同,我能说的也不多,两个地方我都太熟悉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双线并行的方式,它们共同组成了我的大学生活。

  实在要说区别的话,学校是以课程为单位,垂直进行方法论和知识点的教学,但如何把它们做成一个作品集,从头到尾地做项目则是汉艺教给我的。

  然后学校是老师在讲我在听,在汉艺是我来讲老师听,如果要说我喜欢哪种模式的话,我感觉我都喜欢,如果学校和汉艺的模式可以中和一下就更好了(努力不得罪任何人。

  

  做作品集的过程+1

  回过头来看,发现时间过得还挺快的,大二来汉艺,一眨眼我就已经完成作品集,大学生活也即将迎来结束了。

  在这其中能明显感到自己的进步,其中最明显的是后期的我看到我刚来汉艺时做的东西,感觉这个东西太烂了,我都不想承认这是我做出来的东西,得亏有时间去进行调整与改正。

  不得不说忙完作品集后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目前就在准备毕设和论文,有空的话还会看看实习,不过实习这个也不强求,毕竟人生未来几十年都要投入到工作中,我还是希望能玩赶紧多玩一下吧!

  #2

  想的多好像确实会容易焦虑。

  前面也提到我是因为大二时担心未来出路,然后选择的留学,可以看得出来我真的想蛮多的,毕竟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会像我这样做。

  想得多的负作用就是焦虑。

  

  作品:现代圈地运动

  说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也是不要焦虑,申请院校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没有被录取不代表不优秀,只是你可能不适合它、或者它不适合你。

  而且焦虑也没什么用,but我自己也在焦虑中,控制不住的焦虑orz。

  对于焦虑我的方法就是去干吧,就像高三时候心动了就去试着报摄影,大二想留学就来机构学,后来做作品集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果然没那么想东想西了,想法都聚集在一个方向,焦虑少了很多,人也平静下来了。

  

  作品:现代圈地运动

  当然,想得多也不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在作品里,会让你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角度,比如说我比较的喜欢的一个作品,中文名应该是”现代圈地运动“。

  源于我看到的一些猎奇光环境,它们作为装饰性光源,并非为了功能而设立,虽然从人类的角度看,挺无伤大雅的,但如果从其他生物的角度看,尤其是受光影响比较大的生物来说,这会造成很大的困境。

  

  作品:现代圈地运动

  比如说飞蛾,它会顺着光一直旋转,进行螺旋式上升的飞行,困在灯光里出不去,最后会在一段时间后撞对灯而亡,或者累到去世,又或者灼烧而亡,类比到人身上,就是在一个螺旋楼梯中一直轮回,看不到出口,真的很痛苦。

  而人类生来便有其他生物所无法具有的天赋,即能通过想象感知其他生物的感知,所以这个作品是呼吁人类合理使用这一天赋,让我们对其他生物的栖息地少一些侵略,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考虑。

  而多虑能让我有这些想法等等,从一些有些奇怪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有句话怎么说,既然不能拒绝那就享受吧,我学着和多虑的自己相处,希望能给到容易焦虑的同学们一些参考~

  #3

  我喜欢能让我大开眼界的东西!

  说到兴趣爱好,如果徒步也算的话,那我喜欢爬山,尤其是爬野山。

  

  去徒步

  那些不知名的山里有很多没有见识过的东西能让我长见识,而且探索到不一样的风景,就像探险一样,有着额外的惊喜,而且爬山还可以捡垃圾(哦不,是石头和小玩意),把他们带回家,感觉和那座山连结在一起一样。

  我和那些山有着一段段重合的时光,这些时光被各种捡回来的东西见证着。

  

  捡垃圾(不是

  说到大开眼界,我在汉艺学习时还报名了汉艺的夏令营,那是一个关于纺织的夏令营,因为跨专业所以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有趣、很特别。

  而且同学也很有趣,我记得那是一个小组夏令营,老师让我们自由组队,但因为我们太社恐了,最后变成单人夏令营,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物以类聚了。

  在那次下留言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面料,还做了一个关于模拟主人触摸宠物感受的项目,以缓解宠物离世时主人的悲伤,见识到了吉利丁各种各样的材料,然后发现真的有千奇百怪的触感。

  

  纺织材料真的好好玩

  所以出国也算是满足我的好奇心以及大开眼界的需求吧,那里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的授课模式,想象都很好玩。

  而且读研后我还想多学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比如交互、工业等等,毕竟这个方向也算是处于时代风口,我也想感受一下处于时代风口是什么样的体验。

  说到这里,我也后悔没在汉艺多上几节跨专业的课,可能因为当时太忙了,而且作品集有一个自己设定的方向,所以没有去考虑其他东西。

  好像当人身在其中之时,会困于眼前所见的东西,当事情结束时才发现原来四周还有那么多东西同样值得关注,希望日后读研时有机会能多去串串课,学习其他专业的内容~

  来这里,让你眼界大开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