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30%的绩效工资,到底是属于教师个人,还是属于学校

  教师的薪资收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教师这份工作伟大又光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民对教育的重视性提高,也让教师的地位和薪资收入不断升高。

  教师的薪资收入是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特优津贴,课时工资和绩效工资5部分组成的,在山区支教的教师还会有额外的山区补贴多为基本工资的30%~35%,这一部分工资也是为了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前往山区支教,促进山区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教师的基本工资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以及教师的任教年级不同,获得的基本工资也会有所差异,一般在小学任教的人民教师基本工资为3000元,中学教师3500元,高中教师4200元,大专教师4800元,大学教师5500元。

  教师的工龄工资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不断提高,这部分工资也是为了鼓励教师持续的在教师队伍中一直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的课时工资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教育部门发布这项工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教师多代课,尤其是年轻精力充沛的教师,工作能力越强,获得的课时工资和奖金就越高。

  

  教师的特优津贴是对优秀教师的认可,获得特优津贴的教师,说明自身在教育范围内有着个人独立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高,受到众多家长的关注。

  教师的绩效工资只占基本工资的10%,工作能力越强的人民教师,绩效工资就越高。

  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主要分两部分,分别是基础性70%和奖励性30%。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绩效工资的考核办法是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的管理教学能力,工作职能等不同,实行分类考核,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体现和突出优秀教师的工作能力。

  教师的绩效工资占所有薪资的30%,绩效工资是由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管控部门统一管理下发的,但部分地区的绩效公司却会由地方财政部先发给学校,再由学校发给老师,这也让不少教师开始好奇教师30%的绩效工资到底是属于个人还是属于学校?

  

  从薪酬结构上来看,教师的绩效工资属于教师的底薪,实际上30%的奖金都是归功于学校的,毕竟这些奖金需要在学校内再次进行一轮考核,考核通过后才会被重新发放绩效工资并不是教师的工资,而是由学校领导统一管理分配的。

  换句话来说,教师的绩效工资虽然是教育部门发放给教师本人的,就会首先发放给学校,再由学校领导分配给教师,学校领导是否会从中扣除一部分,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来讲,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学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设定,也是因为教育部门想由学校领导来管理,各个老师从中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民教师,提高他们的薪资收入,同时也是为了激励那些不如优秀教师的人民教师,持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才能获得更高的薪资,以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