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学的还可以,怎么到了下册就学不懂了,我该怎么办?

  我今天看网上有一个网友问了这个问题,感觉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也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你的感觉很正常,我估计你的同学也基本上是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错题很多?为什么觉得题目很难?很显然,初一下学期的数学难度本身就提升了题目的难度,内容的丰富度都比初一上学期大很多。

  题主七年级上册数学学的还不错,不知道有多不错,但我想,至少不会很糟糕,所以,我觉得题主的小学数学基础还是有的,基本的计算能力,包括数字计算能力以及算式的计算能力还是有的,动笔能力也不会太差,那七年级下学期有点儿垮,我们看看七年级下学期都学了些什么吧。

  

  这是人教版的目录,在初中阶段,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区别有点儿大,不知道题主用的是哪个版本,不过人教版使用的较广泛,这里我就用人教版教材来做说明和分析吧。

  七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和上册相比,我觉得难度也没有说提升的特别大,而且,代数部分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往后延伸,而且从难度上来看也不是很难。

  至于不等式,这里面确实涉及到变号,但前面的计算完全是套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样子,可以说没有什么新意,当然,我承认有一部分不等式的应用题会难倒学生,但也就这个地方可能会有问题。

  我估计,题主的问题可能出现在平行线和相交线那一章,不是说这一章有多难啊,而是这一章是初中阶段真正意义上学习几何知识的第一章。

  从我的经验来看,确实有一些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很难想象当他们学习到八年级的全等三角形时会怎么样),他们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用语言描述逻辑关系的不适应。

  比如说,要证明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其实,只要找到同位角或者内错角或者同旁内角,找平行线判定的条件就行了,有一部分孩子是不知道要找这个判定条件(不是说他们不知道平行线判定条件,而是在做题的时候,想不到要去找这个条件),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完全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描述这个条件,怎么把话说圆了,逻辑说清楚了,这个就比较要命。

  我的建议是:

  第一,要立足课本,我发现很多初中生数学之所以越学越差,就是基本概念拿不准,问他一道判断题,基本上都会做错,所以,我建议你首先把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都要认真的去看,去分析。

  一定要跟上课堂的节奏,不要着急求快,也不要不听课觉得老师讲的简单,就是老老实实的,专注的听老师的讲课,做好记录和复习,确确实实的把老师讲的内容吸收好。

  第二,还是要做一点习题的,我觉得初中阶段,特别是七年级这个阶段,必要的代数类的习题是要做的,甚至是要加强训练的,因为七年级的代数部分题目,是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提高熟练程度和正确率的。

  你可以选择一些教辅材料,比如说薛金星的教材全解我觉得就不错,讲的很基础,对概念的阐述很详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通过自学是能够看懂的,这些基础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三,要敢于问题。我发现很多初中生不好意思问题,觉得题目这么简单,我再去问老师会不会让人感到诧异,会不会嘲笑我,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因为如果你现在不问的话,到了八年级,3,40分都是常有的事情,那个时候你问不问?很显然要不耻下问,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都好意思考那么低的分数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问问题的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