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 多年前的“字典” ,为啥现在还在用?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一起来认识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字典
对汉字学有三大意义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不仅具有查字的实用功能
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
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总结起来对汉字学有三大作用
↓↓↓
01
系统分析汉字字形 考究汉字字源
汉字起源久远
其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文字阶段
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始创文字
西周太史籀(zhòu) 改进文字
推出 " 籀(zhòu)文 " 即大篆
秦统一六国后
秦相李斯奏请 " 书同文 "
在大篆基础上删繁就简,创造小篆
△ 部分汉字及其甲骨文
汉朝时 " 横竖撇点捺 " 开始出现
开启了文字由 " 画 " 向 " 写 " 的转变
汉字发展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今文字阶段
字形规范、书写方便的隶书
逐渐代替小篆,成为主流的字体
但隶书抹去了很多造字之初的理据
产生了乱讲汉字的现象
比如 " 寒 " 字
隶书虽然更简洁,但象形意味大为减弱
为了让世人明白先贤造字的深意
" 匡正大道,治国安邦 "
东汉经学家许慎决心编写《说文解字》
以小篆为字头,用隶书进行解读
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
揭开了表意汉字的真实面貌
02
首创汉字 " 六书 " 造字理论
虽然现在 " 文字 " 二字经常一起使用
但在许慎看来
" 文 " 与 " 字 " 是有差别的
" 文 " 就是古人最初所创
描摹客观事物形象的象形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接触的事物越来越繁多
光靠 " 文 " 难以满足表达的需求
人们就将 " 文 " 用作形符或声符
繁衍增长而形成 " 字 "
简单来说
独体为 " 文 ",合体为 " 字 "
" 文 " 无法分解,所以是 " 说文 "
" 字 " 可以解析,因此是 " 解字 "
这也是书名《说文解字》的由来
△ 河南许慎文化园的许慎像
在此基础上
许慎首创汉字 " 六书 " 造字理论
用以解释文字形体并给出例字
至今仍为汉字学研究所遵循
也成为后来再造新字的六大依据
△ " 六书 " 造字法释义及其例字
03
首创部首编排法 沿用至今
目前常用汉字不到 4000 个
《说文解字》却收录了 9353 个正篆
1163 个古文、籀(zhòu)文等重(chóng)文
许慎将它们分为 540 部
按文字形体和偏旁构造排列
给每个字解释字义
分析形体构造,注明读音
使文字的形、音、义清晰明确
构建了一个庞大、严谨而精妙的
汉字说解体系
使一个个零散的汉字
如网络般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也成为以后字典辞书的编纂通例
△ 国家图书馆馆藏宋元递修本《说文解字》标目
《说文解字》是帮助古人
研习字义的经典之作
《说文解字》流传千年
它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
是帮助古人研习字义的经典之作
也是研究先秦文字必须借助的阶梯和桥梁
备受历代文人大家推崇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
原本屡经传抄,原貌渐失
今本由宋代的徐铉校定,共三十卷
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包括善本)中
共有 111 部不同版本的《说文解字》
今天推荐的
藤花榭刻本《说文解字》
底本为宋刻本
是清嘉庆十二年
由额勒布主持再次刊刻而成
这一版不仅保留了宋代的避讳字
还参考多个版本进行修改
刻工精湛 版面清朗
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国家图书馆推出电子版本
您可以在线全文阅读领略汉字奥妙
识读古文字的桥梁
让现代人更好理解汉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历时近 2000 年
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例如 " 除 " 字现在的常用义很难解释
" 除法 " " 除夕 " 中 " 除 " 的意思
而答案就在《说文解字》中
在内容上, 《说文解字》涵盖
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
杂物、奇怪、礼仪等多个方面
" 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
是保留上古文献最多的百科全书
也是解读上古文献资料的 " 钥匙 "
因此,直到今天
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说文解字》
来辨识、释读新发现的数千年前的
战国竹简、青铜器铭文以及甲骨文
等古文字
世界读书日设立的宗旨
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而对字义的共识
是人类思想得以传递的基石
让我们翻开书籍
循着汉字的一笔一画
领略中华文明的深邃内涵
一审丨编辑 孙悦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来源丨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