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今日揭晓,《西海固笔记》等19种图书获奖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如果让你推荐一本好书,你会推荐哪本?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今天在国家图书馆揭晓,《中华文明五千年》《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西海固笔记》等19种获奖图书和38种推荐图书从近2000种参评图书中脱颖而出。

  今天上午,记者在国家图书馆北区看到,尽管是工作日,阅览区里的读者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对记者表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一定要来国图走一走。”

   

  

  国家图书馆北区二层,读者正在看书。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西海固笔记》入选社科类获奖图书

  19种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包含8种社科类、6种科普类和5种少儿类。社科类图书分别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书籍秘史》《中国人的音乐》《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传》《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西海固笔记》《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六十周年纪念版)》《四时工巧:乡土中国寻美》。

  科普类图书为《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化石密语》《大脑传》《群星的法则:普林斯顿天文学家的宇宙通识课》《胃,你好吗》《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少儿类图书为《琴声飞过旷野》《我的,我的》《喓喓草虫》《一杯水:多元观察与思维》《看呀!》。

   

  2021年,《山海情》的热播让观众看到了宁夏南部山区的真实脱贫故事。今天上午,《西海固笔记》作者季栋梁出席活动,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故事。“在创作过程中,我走到哪看到什么就去采访什么,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原汁原味的讲述,人物是很自由的状态。”

   

  据了解,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国家图书馆主办并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命名为“文津”,不仅缘起于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的“文津阁四库全书”,也寓意“文化津梁”,彰显了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桥梁。

   

  文津图书奖评选每年举办一次,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予以公布。评审工作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成立的组委会策划组织,聘请馆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获奖及推荐图书通过社会参与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迄今为止,文津图书奖已成功举办17届,共评出211种获奖图书和799种推荐图书,和评选活动相关的“文津读书沙龙”举办了近600场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次,线上视频浏览量达1000多万。

   

  甲骨传拓技艺非遗演示、黑胶唱片展在国图举办

  作为国图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今天上午,甲骨传拓技艺非遗演示同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文记忆”展厅举行。据了解,拓印技艺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也称“传拓”“捶拓”,是一种使用宣纸和墨汁印制文字、图案的技能。

  从蘸墨、到上墨、再到揭纸,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骨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袁玉红向周围的读者详细地讲解着传拓技艺的每一个步骤和要点。“上墨一定要均匀,依次进行,不要追求颜色有多深,就像女孩子化妆,第一遍一定要匀。从保存资料的角度,拓一遍就足够了,如果追求艺术性,可以多拓几遍,让它更光亮一些。”

  同时,“馆藏经典民族音乐唱片展示推介活动”正在国图举办,将持续至5月18日。活动精选馆藏黑胶资源进行版本介绍和实体展示,分“国乐”“非遗”“民间”“边疆”“红色”“新声”和“京味”7个主题,读者可在观展的同时畅听所有展品。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听众可现场选择喜欢的黑胶唱片,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进行畅听,活动期间均可免费、免预约”。展示现场还有DVD体验区,听众可以随时坐下来,戴上耳机,享受沉浸式体验。活动现场还摆放着一台老式手摇唱片机,带领人们回到过去的时光。

   

  今天下午,总馆北区四层视听服务空间还举办了“黑胶文化节民族音乐专场读者沙龙”活动,来自中央民族乐团的民乐理论专家和青年演奏家亲临活动现场,为读者带来二胡与琵琶的视听盛宴。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骨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袁玉红现场演示甲骨传拓技艺。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活动启动

   

  世界读书日当天,“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活动正式启动,由国图讲坛主办的首场沙龙“老舍和北京城——与心灵相粘合的历史与情思”同步推出。

  据了解,“一本书·一个人·一座城”国图讲坛全国联讲是国家图书馆面向全国图书馆界发起的首个公益联讲活动,邀请知名学者细致讲述某本书、某个人和某座城之间的文化关联和历史故事。

   

  细心的读者可发觉其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如上海图书馆将从张爱玲的“文学地图”中发掘“她”和“城”的关联;陕西省图书馆则通过对话寻觅“平凡世界里的路遥”;山东省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将携手勾画易安居士李清照跨越南北两宋的传奇人生,一个是生活在北宋、“藕花鸥鹭”般婉约安稳的上半生,一个则是南渡后“物是人非事事休”颠沛流离的下半生……此外,联讲还将围绕老舍、赵树理、严复、朱光潜、黄庭坚、吴承恩等历史文化名人开展精彩讲述。

  由国图讲坛主办的首场沙龙“老舍和北京城——与心灵相粘合的历史与情思”于今日推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张莉,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作家宁肯以及文津出版社总编辑兼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高立志等,围绕新中国首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他对京味文学的贡献等展开对话,带领读者走进老舍先生广阔的文学世界,感受他笔下“与心灵相粘合的”北京历史与情思。

  

  工作人员正在演示老式手摇唱片机。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此外,国家图书馆还联合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推出M地铁·图书馆“一书一人一城”主题活动,精选了10部历史文化名人相关作品,开放在线限时免费全本阅读资源,并在京港地铁所辖4号线、14号线及16号线部分车站共45块灯箱上刊主题海报,在17号线次渠站设置主题阅读空间,乘客扫码即可品读各地文化,领略名城风貌。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