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专家如是说|倪文尖:家长读点心理学的书,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模式

  为更好贯彻落实“全民阅读”理念,响应教育部倡导的“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21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民进上海市委基础教育专委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教师享读会”系列活动启动会暨教师阅读专家研讨会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举行。在研讨环节,来自教育与出版行业的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对阅读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倪文尖做精彩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早前中国人把上学称作读书,根据现在比较新的说法,阅读是学习最基本的方式。在当今短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社会背景下,看几十秒的短视频很简单,但静下心来读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阅读来学习更需要下苦功夫。

  在过去,读书是一件“独乐”之事,但现在要适应新形势,可以通过阅读打卡、与同好者相互砥砺等方式,让阅读充满“仪式感”,从而达到坚持阅读的目的。

  阅读本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应该秉承兴趣导向,坚持趣味主义,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但在我看来,放在人生的大背景下,我建议各位可以阅读多种类型、不同门类的书籍。世界上的好书太多了,多读几本不同门类的“头部书”,可以开阔思维,打开视野。

  另外,我建议大家可以多读一些心理学的书。阅读是一种发生在我们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而通过研读心理学书籍,可以探寻刻画心理图形的方式,建立对阅读活动的元认知,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对家长和教师而言,阅读心理学书籍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掌握孩子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心理特征,了解孩子的心理模式以及成长中的痛点与难点,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阅读、陪伴孩子成长。

  我们总是说,阅读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多选择一些特别有价值的书来读,更能事半功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书是一件永无止境,陪伴我们一生的事。

  (摄影 顾力丹)

  上观号作者: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