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阅读|三段对话,看移动互联下的阅读思潮

  央广网长春4月23日消息(见习记者张学龙)2022年中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的最新数据还没出来,但是2021年的中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按照趋势来说,2022年会略高一点。

  有人说看书不一定都通过纸质书,仪式感有时候是画蛇添足,因而罗翔老师在世界读书日前录制的新视频中说:降低读书的严肃性。伍尔夫也曾说过:我读书是为了消遣生活,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这就和罗翔说的差不多,读书没那么严肃。

  但现实中,逻辑往往被断章取义,在短视频平台,罗翔说的“人生中没有哪个日子非要读书,也没有哪一本书非读不可。”被进一步曲解为:没有啥必要非要读书,甚至会更进一步为自己解释成“看手机也一样”。

  据统计,2022年的中国成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估计在5本左右,很多人从学校毕业之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阅读的数量可能都不会超过5本。所以,2023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请到图书馆。这是个很有仪式感的口号,确实需要很多人来一次有仪式感的行为——要么走进图书馆,要么拿起一本书。

  读书确实不必在一日,读书也确实不一定非要到图书馆。但拿起来,或者看到它,很重要。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特别访谈了三位读书人,一位作家,一位图书馆馆长,一个坚持开书店的年轻人。

  我们试图去在更多更远的信息场域里触及彼此,相互排解,共同承担生活的愉悦与沉重。

  对话一:

  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创作者——陈耀辉

  国人的读书习惯与我们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

  近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名单发布。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吉林省文联主席陈耀辉创作的《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进李大钊》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进李大钊》也显而易见,是主旋律读物。在当前环境中,如何创作出一部不同于以往说教类的作品,如何让年轻人来接受一位革命先驱,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让新时代青年人与那个峥嵘岁月灵犀相通?记者与陈耀辉的对话,以此展开。

  

  《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进李大钊》书影(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记者:《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从书名来看这是一本红色文化的书,是什么促使你想到要去写接近100年前的一位人物?

  陈耀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李大钊犹如一颗光芒万丈的巨星,照亮漫漫夜空,成为所有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他的青春哲学,他的民彝政治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声;他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缔造者之一。他虽然已经慷慨就义近百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业绩,他的人格魅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可以说,我是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之心写这本书的。

  记者: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一定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您是如何解决的??

  陈耀辉:为了写好这本书,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主要是认真学习了《李大钊全集》,以及相关传记作品、回忆录、纪念文章等等。还特意去拜访了李大钊先生的嫡孙李建生同志。这部书能够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也与吉林人民出版社的努力分不开的。

  写作这部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采用什么体例。为此我斟酌再三,迟迟无法下笔。

  最先想到的是采用传记体。但是关于李大钊的传记已有多部问世。如果我再写一部《李大钊传》,一是在内容上难免雷同,二是难以达到我的写作目的。而且传统的传记体文字很难引起当代青年的阅读兴趣。

  后来从微信聊天中得到启发,有了灵感,决定以对话问答的方式“走近李大钊”。

  书中的虚拟人物“阿青”的话就是我当时的心理写照,他说:“关于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增强党史故事的可读性方面,我花费了不少心思,一直在探求既严肃又活泼的言说方式”。

  据我所知,用这种文字方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还是第一次。对于此书的“命运”我也心存忐忑。直到读者反响不错,还评上了奖,才算一块石头落地。

  记者:您觉得李大钊给您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或话语是什么?

  陈耀辉:“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句话说明李大钊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他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为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而奔走呼号,之所以能够从容不迫地第一个走上刑场,视死如归,就因为他有这个伟大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法宝”,是精神原子弹。

  记者:您觉得这本书在当下的环境中能带给目前的年轻人或现在的读者一些什么东西?或者说您最希望这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什么?

  陈耀辉:我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发现李大钊,走近李大钊,学习李大钊,敬仰李大钊。进而继承李大钊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还力图在我笔下展现的李大钊烈士,还有日常中一言一行的美好,以及那些美好言行的由来与根源。所谓走近李大钊就是要走近他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的生活和行为,可感、可敬、可学。

  记者: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请到图书馆”,旨在鼓励人们到图书馆去阅读,但是移动互联的今天,碎片化阅读充斥着我们的时间,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待,特别是对当下的年轻人,怎么看书,如何看书?

  陈耀辉:这是令人遗憾的一件事。毋庸讳言,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的读书习惯是与我们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称的。据我所知,以色列、俄罗斯、日本和一些发达国家的人都有很好的阅读习惯。他们每个人平均每年读书的册数是我们的好几倍。

  我们的图书馆不但数量少,而且来这里借书读书的人也不多。有的图书馆甚至挪作他用了。从这个角度说,今年世界读书日的主题——“阅读,请到图书馆”,对我们来说更有针对性。当然,读书不一定非到图书馆不可。对于一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来说,图书馆只是为其读书提供方便,即使没有图书馆他们也照样手不释卷。

  但是现在人人“手不释机”,这确实是影响读书的巨大障碍。手机上的知识几乎应有尽有,于是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有了手机就可以把书本丢开了,更无须去图书馆了。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手机上的知识是碎片化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与读书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读书不仅可以得到完整的知识,而且可以划重点,写眉批。十年八年之后翻开书重读,还能忆起当年的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又有新的收获。这是在手机上阅读根本无法做到的。

  至于说如何读书,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读法。比如一般的小说,读一遍就可以了。《红楼梦》就应该多读几遍。有些重要的理论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则要细读,而且要结合工作和生活实践反复读。还要做笔记,写心得。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这是经验之谈,很值得借鉴。

  记者:我们的社会现在越来越强调让孩子读书,年轻人读书,反倒是成年人看书的人越来越少,您这本《李大钊》如果推荐给成年人的话,您想和他们说点什么,对于成年人不怎么看书的现象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陈耀辉:你提出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情况,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却做不到,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如果让我把《走近李大钊》这本书推荐给成年人的话,我希望家长能跟孩子一起阅读,从书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一个伟大的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还有先生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他在我们心中既是完美的,也是有血有肉的,是可感可学的。

  现在有些成年人不怎么看书,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一切都已经定型了,学不学习都无所谓了。我们经常讲,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会让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一个人读不读书是不一样的,苏轼有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读书给人带来的变化。

  读书可以不必急于求成,我查了一下,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5本左右,可以先给自己定个读书计划,第一年不低于平均数,每年再有计划地递增。慢慢习惯养成了,读书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感觉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对话二:

  吉林省图书馆馆长——张勇

  阅读来图书馆最好,手机、有声读物阅读也挺好

  吉林省图书馆,是吉林省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吉林省最有文化气息的阅读空间。今年读书日的主题是“阅读,请到图书馆”,既然要重视这种仪式感,访问吉林省图书馆的当家人、馆长张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在最近一次沙尘天气刚过的日子,记者穿过省图一号门前草坪上挖婆婆丁的三三两两的人,看到省图门口有好几家幼儿园和小学都在搞参观省图的活动,尽管成年人读书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孩子,家长们总是希望他们看得越来越多。

  

  来参观图书馆的小孩子(央广网发 吉林省图书馆供图)

  记者:今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请到图书馆”,张馆长对今年读书日的主题怎么看?

  张勇:对于吉林省图书馆来说,我们特别重视读书日,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能引领全民阅读,起到省级图书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在阅读品质上,阅读经典上,图书馆要推出一些系列活动,比如说我们今年就推出了百种精品图书,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在网上发布书单。

  吉林省图书馆新馆是2014年9月28日正式开放,成为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文化的新地标,目前馆内座位3000个,现在藏书460余万册件,总共建筑面积是53,713平米,功能比较齐全,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还提供一些展览讲座,开展交响乐演出的一些系列活动,深受读者的欢迎。

  平常的时候我们接待读者大概在4000~5000人,周六周日或者节假日期间能达到七、八千人次。休息日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座儿难求,每天早上在7点的时候就排起了长龙。

  记者:这两天有好几所幼儿园来省图搞活动,带着小朋友来参观,今天我在楼下又看到有学校的学生来参观搞活动,这些都是咱们省图搞的活动吗?

  张勇:都是各单位自发的行为,主要还是因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想到图书馆这样的一个场所,因为“阅读,请到图书馆”,他们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图书馆阅读的氛围,引起孩子对图书馆、对阅读的热爱,从小就有打下这样一个基础。

  记者:我个人觉得现在有社会这么一种倾向,成年人和家长基本不咋看书,但是要求孩子你得多看书,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但等到孩子慢慢大的时候,可能对这方面就没有要求了,等到成年人了,阅读的比例是越来越下降,都在看手机了,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张勇:现在我们都比较重视青少年的教育,所以说家长包括学校也让学生儿童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这个是对人一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成年人由于工作忙,阅读碎片化,其实我们在看手机的时候也是在学习知识,只不过学习阅读不是很系统。但是也是书本阅读的一个补充。但是我想要是作为省图书馆的馆长来讲,我觉得阅读还是通过读一些经典的文献、图书,是最有帮助的。

  记者:现在因为电子商务很方便,买书特别方便,阅读也更加便捷,为什么我们还提倡来到图书馆看书呢?

  张勇:这个仪式感很重要。到图书馆阅读它有它的特点,第一个它是一个专门的阅读场所,当读者走到这个场所以后,你心情自然就会调动到阅读状态上来,仪式感比较强。

  第二个图书馆它不光是提供阅读服务,还提供其他的一些文化服务,能一站式就能享受一些很多的文化,我觉得这个是其他场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个是这样的一个文化殿堂,我觉得“阅读,请到图书馆”,这是对图书馆服务的一个最大宣传,也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一个肯定。图书馆的价值的体现也是在这方面。

  以我本人来讲,我的阅读主要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方面的,我阅读量还是比较大的。每年的阅读是至少在500万字以上的,500万到1,000万字,并且我会看完一本书以后,我不是简单地做笔记,看完以后我可能要形成自己的东西,如果没记住,我还要重新看一遍。

  现在我每天徒步还听有声读物,这也是一个阅读的应用方式。既锻炼身体,同时又增强你的知识。

  对话三:

  长春第一家独立书店店主——吕冬

  我在路上,乐读还“活”着

  吕冬,长春乐读书社的老板。乐读,第一家落户长春的独立书店,也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书店,它不仅仅像一般书店只是简单地加入咖啡和西点,精选书籍、花艺、文创、手工皮具、咖啡、电影、音乐、阅读文化、情趣沙龙等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长春精神部落格。

  

  曾在某综合体内的乐读书社(央广网发 吕冬供图)

  世界读书日,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有那些国营或资本驱使的大书店,更应关注那些小众的民营书店,他们的状态更能反映出国人对于读书的态度。

  记者:书店的经营状况如何?

  吕冬:吉大那个店暂时关掉了。经营其实一直也不太好。现在只有东北师大校园里还有一家,其他的陆续都关掉了。但肯定还是要坚持,此时此刻比彼时彼刻更需要有人坚守。

  记者:现在还坚持看书吗?

  吕冬:看啊。这几天在啃《无尽的玩笑》(注: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该书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年来世界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等了好几年的书,不过读起来费劲,最近读书比较随心所欲,不太有计划或者方向。今年看完的书里,蔡崇达的《命运》最好看。

  三十岁的吕冬每天在广东几个城市间兜兜转转,还同时在其他省份一些文化创意产业上有所涉猎。即使在高铁上,他也一直在阅读。年轻人的不安分投射在路上,理想和现实的选择,从来不只是在文学领域。东北小城里的那个叫乐读的小书店还在顽强地营业着。

  世界读书日的访谈结束了,我们谈了很多,但似乎又什么都没讲。我们只是希望无论山多高、海多远,你打开书时,广阔的世界就在你眼前。你看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因为只要阅读的习惯还在,一个人就不会迷失自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