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看清她的惨死才懂,开局不讨喜的卫小娘,就是把无用刀
文/新奕
当年追着看《知否》时,对卫小娘这个人的最后惨死,我一直有个问题疑惑未明:
在整个盛府,她既不受宠,也不争抢,为什么那个林噙霜得了管家权之后,非要把她弄死才善罢甘休呢?
另外,她是王大娘子主动花钱买进盛府的小妾,因为买了她,不仅她家的困境得以解脱,她的家人甚至也得到了荫庇。
这挺好的呀,但她被接连苛待后,却迷一样的不肯向盛宏那个大猪蹄子求助,这究竟又是为哪般呢?
最近眼疾痊愈,趁着五一假期宅在家里开着大幕布细细重温《知否》,尤其是透过盛府那场深夜官司的名场面,忽然看懂卫小娘这个人之后,我才顿悟:
她冰冷的眼眸气息,看似通透,实则心如死灰。
对林噙霜来说,这样的她一旦热起来,那就太可怕了,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弄死,为啥?
新奕品《知否》第一期:看清她的惨死才懂,开局不讨喜的卫小娘,其实是把无用刀!
卫小娘的全名,叫卫恕意,其娘家的大致状况,在剧中给的很零散,细细拼凑的话,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开局。因为林噙霜的故意克扣,她的屋子里寒冷如冰,女儿明兰跟她讲,应该把实情跟爹爹盛宏说说。
怀着身孕的卫小娘不仅不允许她那么做,还搬出了《触龙说赵太后》这一名篇来教训她。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里的千古名篇,故事虽起因于国难,但左太师触龙说服赵太后的过程里,却蕴含着许多教养儿女的智慧。
卫小娘能以此育儿,足见其娘家的背景——穷苦的寒门读书人家,做姑娘时她在娘家至少读过一些书。
相对于识字不多的大娘子王若弗,她是认字的。
其二,是中间。华兰的嫁妆被林噙霜的儿子差一点输掉时,明兰的临时投壶又将其赢了回来,事后卫小娘教育明兰:
“大姐姐娘家势大,是有尊贵;林小娘最的宠,是有体面;她们都是主人家;我不一样,我就是家里人得病了,卖身过来换药钱的。”
几句话,卫小娘便把自己被迫卖身为妾的背景给女儿摊桌面上了——因家里穷的活不起了,她才来到盛府的。
至于为什么被盛府选中,她没细说。
其三,是后来。明兰给盛宏告状之后,带着一肚子怒火的盛宏,连脑子都不过就冲进大娘子主屋去质问时说的:
“我屋里原来只有一个,非说贤德,替我买一个,现在自己又嫉妒了!”
“贤德”二字说明,卫小娘被买进盛府,除了容貌因素外,读过书识的字是更重要的原因。
按理,在彼时的盛府,卫小娘无论从哪个方面比,都是不输林噙霜的——美貌她有,诗书气她也有,又是入府新人,博得盛宏的宠爱,是有资本的。
可她为什么不呢?
明明有资本,却不受宠,卫小娘在盛府的境况,其实是她有意为之的——这从她对盛宏这个丈夫的态度里,就能看出端倪。
华兰的纳征礼结束后,因明兰的恳求,盛宏带着华兰给准备的谢礼来看卫小娘母女。
明兰聪慧又机灵,盛宏虽未像对待墨兰那样把她放在心尖上,但至少还是很喜欢这个女儿的,所以进屋时不仅宠溺地抱着她,还与她玩起了游戏。
若这样的情形放到林噙霜那里,早就隔着帘子娇滴滴的装上了。
可卫小娘明明听到了外面的情形,也有时间准备,却依然选择了冷冰冰的方式:规规矩矩地站着迎接。
待盛宏落座后,两人的对话就更加寒凉了:
“你来我屋里这些年了,我竟不知道你会投壶啊?”
“都是当日爹爹在世时候教的,乡下人的把戏,不值得同人讲的。”
“君子六艺,射为其五,怎么能是小把戏呢?”
“???......”
若是有心于丈夫,听闻这些惊喜之后的探问,和明晃晃的赞赏,就该接着话茬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什么的,趁机拉进夫妻关系了。
毕竟,盛宏的这个聊天话题开的还是特别好的,他话里话外的小心思多少也确实透着诚恳。
但卫小娘却不然。
她不仅不回应,甚至连盛宏递过来的话茬都不接,直接把刚有了一点温度的聊天给冷场了!
不说话,不接茬,也不破冰——彼时的卫小娘,在盛宏那个大火炉子面前,浑身上下都和那屋子一样,冷若冰窖。
自眼眸至脚趾头,仿佛都在说一句话:不想靠近,也别靠近。
两人本质上就是夫妻,丈夫热气腾腾地来看望,卫小娘却如此冷淡,对盛宏来说,那不就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吗?
再多的情意,也无心发挥了!
旁边的明兰见母亲这样,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不顾其平时劝告,鼓足勇气把家里无炭火可烧,无茶水可喝的实情一股脑说了出来。
女儿用意很明确,就是希望母亲赶快趁机向盛宏求助,但卫小娘又毫不犹疑地拒绝了:
“女人怀胎体热,虽然现在外面已经落雪了,但是奴婢身上还发汗呢。这一点都用不了,只想着让她们给熄了才好呢。”
“既然主君觉得冷,不如先回去吧!最近家里事情多,也万万不能着凉了。等明日,我带六姑娘去拜主母,谢大姑娘的礼。”
三言两语几句慌话,就直言不讳地开始赶人!
甚至到最后,看过明兰打开的抽屉,又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切实感受了一番女儿所说的情况后,盛宏良心发现般地再次问了一句,是不是真的有明兰说的那种事。
卫小娘闻言依然嘴硬,盛宏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好好说,她半晌才抬头,但还是毫不嘴软:
“我不委屈!只希望主君你不要惊动四方。”
在冰天雪地的寒冬,被林噙霜刻薄地苛待如此,卫小娘到底委不委屈,大家搁着屏幕其实都能感受得到。
别说林噙霜那种人,就是个普通的对丈夫多少有点情意的女子,忍受到了那样的境地,即使只为腹中的孩子和眼前的女儿着想,也得在丈夫面前低个头了。
但卫小娘没有,为啥呢?
细细品味这段剧情不难发现,卫小娘对盛宏之所以冷冰冰不见一星半点热气,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对盛宏没心思,也不想投入丝毫感情!
其中的缘由,从她告诉女儿自己与大娘子及林噙霜的区别那里,可以看得出来:
这是个早就心死的女人,大概从被卖进盛家那一刻起,她就心死了!
只是,为了履行买卖的契约,并切实地看到自己庇护到了穷苦的娘家,她不能直接寻死,便以活死人的方式,无欲无求的在盛府苟活吧。
所以,即使有女儿助攻,宁愿被冻死她也不向盛宏开口求助,更不服软。
因此,自林噙霜终于拿到管家钥匙并开始对她各种克扣时,卫小娘大概就已经嗅出了其中暗藏的各种危险。
甚至这种危险也并不是林噙霜一时兴起的,而是蓄谋了八年之久!
之前没被害,是因为林噙霜没有管家权,大娘子王若弗本来就指着她来制衡林噙霜的,更不会去害她,盛明兰才能因此幸运地安然落地并长大。
到了这一次怀孕,若她生下的也是个儿子,那就与林噙霜一样了,这对林噙霜来说,想要在盛府继续靠拿捏盛宏的心思而活,便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同样识文断字,脑子也够聪明,只要卫小娘明白过来后肯用心去想,琢磨透盛宏这个丈夫就是迟早的事。
在宋朝那样的时代,男人的妾室是没有地位可言的,享有管家之权的正妻可以按需要为丈夫买进,亦可遵照家规将她们卖掉。
这是宠妾林噙霜的心头大患,因为娘家获罪被抄家,她的身后空无一物,除了处心积虑地邀宠,她其实没有丝毫退路。
卫小娘是大娘子买来分宠的一把刀,这一点林噙霜比谁都明白,只是彼时的她只有专宠,没有管家权。
装乖讨巧蛰伏了8年之后,终于借着老太太生病和华兰订婚,把盛府的管家大权从盛宏那里骗到手之后,林噙霜自然要迫不及待地处置后患了。
寻思着给卫小娘设局只是开始,如何成功除掉她永绝后患,才是林噙霜骗钥匙权的重点。
为了达到目的,林噙霜的脑子也确实够用,她边探路边前行,一路上总共给卫小娘设了三次局。
故意不给够平日该有的饭菜和茶点,是试探局。
其目的是想看看自己这样做之后,卫小娘会如何反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想窥探卫小娘与盛宏的真实感情状态。
如果盛宏稀罕卫小娘,卫小娘对盛宏也情深,那这个试探就如投石问路,必定起涟漪,或者至少冒个水花什么的。
可是事后一切照常,卫小娘什么反应都没有,大娘子和盛宏那里也是。
这便从侧面为林噙霜证实了一件事——至少卫小娘和盛宏之间,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亲密,盛宏对她也没多上心。
后来连带着克扣冬日的炭火,是确认局——如果到了这种程度,卫小娘依然不反抗,那就说明盛宏的心还是在自己这边的。
若这个猜测是真的,那最后弄死卫小娘这把无用的刀,就只剩下一个时机了。
因此,当小桃去索要炭火被骂后,小蝶再去便被后勤的管事婆子关娘子污蔑,说她们之前明明已经仗着怀孕多领了很多了。
甚至为了平账,关娘子自己还与后勤管事的伙计们一起给她们垫了不少炭火帐。
稍有点分析能力的人都明白,这些话一听就是事先商量好口径的说辞,目的就是明目张胆的耍赖不给。
可惜的是,卫小娘的贴身丫头小蝶,人虽忠厚体贴,却是个急性子,听闻关娘子如此说,她看着林噙霜的副手周雪娘,竟问人要帐本来看。
一招没成,她又让周雪娘给她当众评理,这不是正中对方下怀吗?
结果就是,想要的公平之理,一句真话听到,反而被周雪娘用暗语摆了一道:
听懂暗语后的关娘子,命人给她拿来了用来烧火做饭的次等碳一大筐,她却傲骨铮铮地只筛了当日的8斤。
待炭火到了屋里,一点着很快便浓烟滚滚,呛人鼻肺,以至于卫小娘和孩子们根本都没法儿在屋里待着。
主仆几人这才反应过来被蒙骗了,因此才有了后来偷偷卖次碳换好碳,结果又一次被林噙霜设计。
连续设局两次之后,林噙霜终于在第二局的末段,借副手周雪娘的暗报,看到了卫小娘屋里的一点反应:
盛宏去探望她们母女,明兰借机给盛宏告了状,把克扣饭菜茶点和取暖炭火的事全都抖到了桌面上,盛宏为此还生了气发了火。
但气与火却并没有直接发到她林噙霜的屋里,而是发到了大娘子那里!
于是,早就接到线报的林噙霜,便胸有成竹地来应战了:
招数很简单,该给的一样没少给,不够的甚至还动用了自己的体己钱,至于东西怎么没了,可赖不着她,要赖只能赖卫小娘屋里的贼。
而这贼到底是谁,查一查就知道了——盛府那场深夜官司名场面因此上演。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都是实话,林噙霜着人在小蝶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堆东西偷偷藏在了她的床底下。
深夜官司上演时,奉命搜查的婆子丫鬟们便很快找到了那些所谓的赃物!
现场人赃俱获,几位主子都还没发话,小蝶却被周雪娘指使人先压跪下了,而后又以赃物为名,给她拟好了治死罪。
这个局到了这个节点上,一直冷冰冰的卫小娘这才意识到林噙霜耍这出戏的真正目的——除掉她身边的心腹!
按理,如此生死攸关的时刻,向现场说话最管用的人求助才是法门,
可卫小娘偏不——她第一次求助,是面向盛宏与大娘子的,话却说给了最没用的大娘子,结果就是那两人都没吭声。
卫小娘见状,又退而求其次,提出另一个更不可能得方案:报官。
彼时的盛府,华兰的纳征礼还没完,客人都还在家里住着,一向认为脸面大过天的盛宏怎么可能同意报官呢?
主意碰壁之后,卫小娘这才转而向盛宏求助,希望他能主持公道,彻查清楚事情真相。
一开始就被她当众刻意忽略掉的盛宏,在这个时候心里正气着呢,怎么可能帮她?所以听到求助后,盛宏不仅不帮还把一肚子的气恼全都撒在了她身上:
“是你要做苦主,说没了东西,现在赃物都在这儿了,你这个苦主反来算我的不是,院里出了这么大一个笑话,都是因为你!”
平时不求人,关键时刻无人帮。眼看林噙霜耍的把戏就要得逞了,为保小蝶不被打死,卫小娘只好最后放手一搏:
主动替小蝶向盛宏认错,接着又以华兰的婚事和老太太的身体健康为由,再次求助大娘子。
大娘子王若弗早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只不过跟自己的利益没关系,又有盛宏在场,她不想惹恼丈夫,所以一直沉默。
此时,卫小娘搬出了她女儿的婚事,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林噙霜在深夜耍闹这一出的恶毒。
由她开口,甚至出手后,小蝶命保住了人却被赶出了盛府——卫小娘的心腹被去掉了,林噙霜害却借此更加确认了另一件事:
盛宏和卫小娘之间,不仅不亲密,甚至没什么感情!
有了这个判断,林噙霜便开始设计第三个局——借医生之手,人为制造卫小娘的难产而死。
那场深夜官司之后,盛宏特地给林噙霜请了个医生,看完诊之后,林噙霜是这么跟那个医生和周雪娘交代的:
“这个小娘昨日也受惊吓了,前些日子还见了红。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别让她知道,先生只管对我说,再吓着她,只恐思虑伤身,对孩子不好。卫小娘身边没人了,挑两个机灵的一并送过去吧......”
这段话有两个重点,一是所谓见了红。
怀孕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不足月的孕期见红,就是坐胎不稳先兆流产的同义词。
在那个时代,没有补充黄体酮之类的说法,医生能做的最多就是开滋补药或保胎药,但这两样都是助力胎儿成长的。
彼时的卫小娘已经非常显怀了,其孕期至少在六个月以上,对孕妇来说,彼时最适合的是稳,而不是补。
林噙霜跟医生讲这话的目的,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她后来的各种所谓特殊照顾都合理化!
所以,看诊完毕后,卫小娘不仅多了服侍的人,连之前被百般克扣的饭食都如流水一样的完全超出正常了!
卫小娘后来说这里面必定有妖,原因就在这里。
另一个重点,是挑两个机灵的人送过去,和后面一堆充满威胁的暗语。
在那个时候的深宅大院,所谓机灵人,说白了就是有眼力劲,会办事的,后来卫小娘难产而死的事实证明:
送那两个机灵人过去,林噙霜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她们照顾卫小娘起居的同时,监督她的日常饮食,逼其多吃多喝是主要的;二是得到卫小娘最准确的预产期时间。
卫小娘生产那天,整个盛府一切都那么巧和,最深层的秘密原因,就是这个。
临产之前,卫小娘有一个很反常的举动,就是一个劲地催租女儿明兰离开自己,尽快去盛老太太屋里。
看懂这一段剧情,其实让人挺难受的。她跟彼时才刚刚年满8岁的盛明兰说:
“小蝶不在,我这心里不安的很,你去老太太屋里,我也就放心了!”
卫小娘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因为预产期快要到了,潜在的危险也就快来了:
她不怕林噙霜祸害自己,但她怕林噙霜毒害女儿明兰!
卫小娘这个人内心其实非常聪慧,也很有志气——她能把《李娘子镇守娘子关》用心地绣完,并端端正正地挂在自己屋子的正中央,说明在内心里,她很崇尚那样的人,也向往自己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但实际的现实生活没能让她如愿。
家里穷苦,亲人生病,她被典卖来做盛府的妾室给家里换药钱,没机会再做梦了,只好就此如活死人般苟活。
在盛家八年多,自己只是横在大娘子、盛宏和林噙霜几人之间的一件工具而已,她内心早已冷如死灰,也没什么求生欲,但耐不住别人对她有敌意。
尤其是林噙霜终于执掌盛家的管家权之后。
老话说,幕后的黑手最难防,看不见的毒害最渗人。
自饭菜茶点被克扣开始,卫小娘其实就一直在给女儿明兰安排身后事——她在孕产期的不安,来自反常的日常。
直至临产那天,她所担心的事情终于一个一个都落在了实处:
盛宏和大娘子去了润州,老太太去了山上,自己的心腹不在,家里能主事的人,就只有林噙霜!
阵痛开始后,接生婆先是让她拼命用力,后来又以热水不够为由,逃跑;她已经用力到了虚脱的程度,口渴难耐,身边伺候的婢女却说没有热水,喝冷水不宜生产!
再之后,让女儿去请大娘子麾下的两位懂接生的嬷嬷,结果一个回家看孙子了,一个被后勤的关娘子灌醉了!
这些一环跟着一环的所谓巧合,都是顺着林噙霜的计划在走的,能算计的这么精准,只能说林噙霜太懂得利用生孩子这件事害人了!
而懂的生产的人都明白,从接生婆让卫小娘在阵痛时就拼命用力开始,她就落入了林噙霜的必死局——正常的生孩子,阵痛时是不能拼命用力的。
而整个过程,卫小娘本人在临终前才真正领悟,所以她最后给女儿的遗言只有三件事:
收好《李娘子镇守娘子关》那副图;无论如何都要去老太太屋里;凡是活着最大。
卫小娘惨死后,大娘子本来想花5两银子草草了事,后来在华兰的劝说下,才改而厚葬,并对其找上门来的姐姐温情安慰。
为什么?
这里其实间接地透露出了华兰这个姑娘的城府:
卫小娘是大娘子买回来的一把刀,但在盛府八年一直没真正派上用场,林噙霜害死她确实是个收回管家权的好借口,却不能即刻就用。
怎么办呢?那就让这把无用刀有用一回——利用葬礼彰显大娘子的厚道!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招管用了,盛老太太得到线报后匆匆下山回家,进门就给盛宏端了一碗梨汤,为啥?
泄火啊!
因着这碗梨汤,老太太才顺理成章地把盛宏宠妾灭妻的真正要害给说清楚:与她当年失去独子的过程,竟一模一样!
本质上,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卫小娘惨死后的一个彩蛋吧:
一把没用的钝刀,终于有用了一回,结果一刀下去,成全了大娘子,又割开了盛府最顶端的另一个大秘密!
#经典好剧考古安利#
我是坚持原创的作者新奕,每天分享一个好看的人物,每次读懂一段好看的人生,这样追剧读书或观影,你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乐趣。
若顺手,也刚好喜欢,那请一定记得关注我吧......更多精彩,明天见!
举报/反馈